人均糧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0年代初,美國學者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表達了對中國糧食供給的擔憂。如今,在美版“知乎”Quora上仍然有這樣的問題,中國如何生產足夠多的食物來養活十多億人?靠進口還是自給自足?

責任編輯:汪韜 馬肅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梁淑怡/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26日《南方周末》)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70年來,中國人一直在努力填寫這份答卷:如何用世界7%多的耕地,養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

1990年代初,美國學者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表達了對中國糧食供給的擔憂。如今,在美版“知乎”Quora上仍然有這樣的問題,中國如何生產足夠多的食物來養活十多億人?靠進口還是自給自足?

2019年9月23日,秋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業農村部發布數據,2018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157.8億斤,比新中國成立初增加了一萬多億斤,翻了六倍,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號文件”

回顧過去70年,糧食產量并非一路增長。

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黃季焜介紹,新中國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成功后,農業走過了艱難而緩慢的發展過程。

貧困的農村呼喚改革。1978 年,安徽鳳陽小崗村18位農民開展土地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79年10月,小崗村當年糧食總產量66噸,相當于全隊1966年到1970年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