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兩萬言細述開幕式幕后故事
“時差問題,你必須跟我們同步,晚上8點,我們的黃金時間,不管你是凌晨幾點,所以我就說我有幸從事這樣偉大的工作,根本不是我偉大”
責任編輯:袁蕾 朱又可 劉小磊 陳軍吉 實習生 王治壽 趙慶 王霞 李慶雅
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辦公的4層小樓和奧運選手居住的奧運村不遠,在復雜的路形和四周居民樓的掩護下,加上沒有任何奧運標志和懸掛標牌,幾乎可以讓人忽視它的存在。
總導演張藝謀和他的團隊已在這里工作了3年。“打這個工作開始,我都是每天凌晨兩三點結束完工作,回家睡到八九點,吃點東西就出門到單位工作了。然后是一直地繁忙,和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談工作,一直忙到所有的工作人員下班,凌晨兩點左右再回家。”張藝謀感嘆說。
營運中心中央大廳里貼著“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標語、鳥巢的模型和一幅巨大的開幕式工作日程計劃進度表,會議室里墻上貼滿了各種圖表,各個密閉的房間門上都貼著“保密”。張藝謀的辦公室在核心區三層。
張藝謀似乎永遠在開會,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前,他跟蔡國強開了碰頭會,還和開幕式所有的負責人一起去探望了在開幕式彩排中摔傷躺在醫院的舞蹈演員劉巖。
張藝謀寸頭,清瘦,用程小東的說法,做開幕式以來,“小了一號”。終于做完開幕式,張藝謀心情頗好,談興大開,跟南方周末的記者從晚上9點一直聊到凌晨。
“現在很多人問我,‘藝謀,你好像如日中天?’然后就是‘奧運會開幕式完了以后,你要干什么’,或者是‘你還要干什么’,我說,還是去拍電影,我還是個電影導演。”張藝謀說。
創意和技術
南方周末:你曾經說,回過頭來才發現,很多好的創意最初都有。所謂最初的創意,是指確定一個團隊之后開始的創意,還是競標的時候的創意?
張藝謀:有些是競標時就有的。比如地面的大屏幕,其實是我、王潮歌、樊躍這個團隊,還有斯皮爾伯格,開始就想出來的;像空中的29個大腳印,是蔡國強團隊的想法。
比如跑道,一個人在“碗邊”(我們把鳥巢叫“碗邊”)橫向奔跑,這個想法是陳維亞團隊競標時就有的亮點,但當時不是用在點火上,而是就這么橫向奔跑。一開始扔了,后來又撿回來,又扔,又撿回來,反復了很多次,結果還是撿回來了。
南方周末:一個好的創意是如何誕生的?
張藝謀:整個兩三年,創意的反復性是很大的。當時間不緊迫、沒有進入制作階段的時候,創意都是在天上飛的。每個人盡管都有一定的制作經驗,但還是海闊天空。那時候大家覺得好像舉國之力,就可以上天攬月,似乎什么都可以做,但其實是不行的,它有個基本規律。
那時候凡是新人一來,都是一腦子的想法,一聊就怎么怎么樣,從點火開始到什么什么的。我常常在旁邊暗笑,覺得他需要“洗腦”,一個星期以后腦子洗干凈了,就不這么海闊天空了。
我自己的感覺是,海闊天空、匪夷所思的討論持續了將近一年,真的是老虎吃天。到真正開始往實處落的時候,所有討論就慢慢變成“不可能完成的就不要想了”,也不要讓討論的氣氛向不能完成的方向走,去耽誤時間。創意的落實、實施最后成為最核心的事情。
南方周末:最困難的是什么?
張藝謀:高新技術的使用,在開幕式上我們使用的所有技術必須是成熟技術,不能是試驗階段的技術。我們曾專門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看他們開發的“最高新”的東西,沒一樣用得上,因為太有冒險性了。
既有好的理念,又有可實施性,這才是最重要的。怎么實施,你必須現在就得想,不能說我不管,交給制作團隊。
舉例來說,民間有許多想法,關于“飛”,飛出鳥巢等等,這是飛不出鳥巢的。你首先要確定鋼絲管在哪兒,因為現在所有的技術都是用鋼絲來飛,而不是用熱氣球;更不可能讓直升機跑過來。
用鋼絲飛,一個東西要飛出鳥巢,就要在鳥巢外面做兩個塔,高過鳥巢,繃出一個橫向的鋼絲,拉力要夠;然后縱向再來一根鋼絲,才可以把一個東西從鳥巢地面抓出去、提出去,這是起重的原因。
我們原來有過這個方法,兩邊兩個大塔,然后繃鋼絲。那個跨度非常大,跨度大了以后,橫向拉力和縱向的提拉力都非常受限制,實際上可能只能提200 公斤,你費這么大勁弄一塔,一根鋼索只能提200公斤。像李寧跑的鋼索,它的提拉就是150公斤,不能提更多。在這樣一個確保萬無一失的活動中,你面臨的 最大壓力是,它是一次性的,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失敗的后果,我劇組的人開玩笑說,基本上我就要流亡海外了,都罵死你了,真有人喝醉酒拿酒瓶子往你腦袋上 錘。
南方周末:咱們團隊中技術人才什么時候進來?
張藝謀: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于建平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副總設計師,他帶了團隊從我們的創意階段就跟進,但經常聽我們胡侃亂造。我 們扔了很多很費勁的想法,因為開始制作的時候,你只有一個選擇:這就像一列火車,一開動就剎不住了,你怎么可能變來變去的,尤其是總體上的東西。
創意實施下來以后,表演的質量我倒是從不擔心。這么大級別的一個表演活動,投入這么多的人力、物力,表演質量一定可以達標的,反倒是我們俗稱的“想法”最值錢。
我老跟他們說“三三制”,就是全世界再好的藝術作品,三分之一是精彩的,三分之一達標,三分之一可能還是出大糞 (垃圾)。但它就是成功的,因為誰都不能保證每一件活兒都好。開幕式整套表演、儀式中,你的亮點也是那幾個最重要的創意,有幾個這樣的東西,其實就可以了。
8月8日晚9點12分,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控制室,從左至右:開幕式下篇執行導演沈晨、陳維亞、張藝謀、張繼鋼、北京奧組委開閉幕式工作部部長張和平、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北京奧組委開閉幕式運營中心主任王寧 林毅/攝
曾經考慮退出
南方周末:核心創作團隊最終組建的時候,其實是以你為核心,收編了第二輪入圍的其他團隊。
張藝謀:對。競標的時候有上萬件作品,后來慢慢篩選,后來到了13家團隊、到了5家團隊,到了5家團隊以后,大家做完陳述之后,就沒下文了。
沒下文以后,圈里的謠言比較多,一個說法是可能要打包,就像春節晚會那種,中國人的習慣做法,組一個導演團,再一起集體領導,就是集體導演。
當時聽到這個謠言,我都想退出了,我說那沒意思,不管多大的事,都有一些藝術規律是不能違背的。你說讓五個導演都在這兒干,肯定會出問題,最后什么個性都沒有了。那個時候我也不管了,自己忙自己的事,等下文了,也不知道最后領導怎么定。
后來我們知道了,一個是各家團隊會綜合,一個是各家團隊的競標方案也會綜合使用,也不是說以誰為主了,看起來競標過程并不是一個真正篩選方案的過程,篩選 人或者讓決策有一個選擇和思考的過程。這不像西方,西方的競標很清楚,你競了標就是你,方案是你的,人也是你,然后談多少錢,就完了。咱們主要是一個篩選 過程,或者說我覺得是領導需要思考或者醞釀的過程,到底怎么鬧,大家先來表現,先貢獻。
夢幻浪漫的中國人
南方周末:看紀錄片,第二輪評述時你的得分最高,長處是“世界文化”。和現在開幕式的“中國文化”有很大的反差,反倒不大看見“世界文化”。
張藝謀:我沒看那個紀錄片,你們知道的是什么情況,我至今都不是很清楚。當時的方案我現在沒太多印象了,究竟有多少“世界文化”,要有也是一些簡單的東西。人家來北京不是看自己來的,是看你們家來的,你給人家拿出法國、英國的,人家會覺得很皮毛。
實際上所謂“世界文化”,那時候只是注重國際性、包容性,有點像現在實現的這一部分?,F在的開幕式,我們一直也在強調這種感覺,比如夢幻和浪漫的風格,我 就有自己的看法,一個民族它自信了,才會夢幻和浪漫。通常夢幻和浪漫,都覺得是法國人,中華民族給人家的感覺總是很嚴肅的、很拘謹的、很壓抑的……其實我 覺得夢幻和浪漫的風格,對民族的形象有很大提升,我們不是他們想象中的中國人。
你能隱隱地感覺到,老外認為我們的表演好,這是肯定的,畢竟準備了這么長時間。讓他們驚喜的是看到了我們另外一種面貌,浪漫和夢幻,現代感的夢幻和浪漫, 盡管表現的是古老中國的許多文化遺產。其實世界性也就在這里出現了,就是人性、世界性和包容性,一個民族所謂的自信,我覺得是體現在這些方面。
還要有家底以外的東西
南方周末:注重包容性就是要開門辦事。
張藝謀:我們和大量的人談,那時候領導給我們一個指示“開門辦學”,我們就落實,組織大量的人談,工農商學兵全有,各界人士代表,還有學者、國學大師,各路人馬一趟一趟的,我都必須參加,每個人的發言我都有記錄。
我經常會引導大家提一個問題:你們覺得要給外國人看什么。這個其實是眾說紛紜的,愛書法的說書法,愛繪畫的說繪畫,愛古董的說古董,愛瓷器的說瓷器,這樣的會開了很多次,有上百個代表的意見。
那時候我也上網看網民們的意見,我感覺大部分人有這樣的心理,我們有這么個機會了,可得把自己家里的寶、家底給你們好好看看,嚇你們一跳。我覺得這是對的,應該借這樣的機會展示一下,主辦國搶這個事情做,有這么個平臺。
但是除了讓人家看我們家個兒大、底子厚,一定還得有第二句話。這第二句話,其實你在現在的開幕式中可以貫穿始終看到的,就是我們想表現出那種親和、人性和包容性,還有像主題歌最后選擇“我和你,一家人”。
從一開始國旗入場,我們讓小女孩來唱歌,把進行曲變成了一個抒情曲調,包括主題歌,一反常態地選擇了這樣一個平實、親和的抒情歌曲,包括最后的笑臉,包括 運動員和我們共同完成的一幅作品,很多這樣的細節,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句話,體現中國人的那種包容、寬廣的胸懷。這是我老說的,民族自信了才會有的,而且 誰家的都是人類的,所以從一個更大的角度去想,要讓人家去體會這一點。我們的團隊在這一方面取得了一致的意見。
南方周末:這兩句結論性的話最初就有嗎?
張藝謀:最初我們和國人是同步的,就是想展示中國的什么東西。我們當時覺得歷史部分還可以,但現代部分怎么弄,比較難搞一點。慢慢地覺得我們應該有另外一種表達。我們也咨詢過很多外國人,就是我們給世界看什么,我們讓世界怎么認識中國。
實際上我自己算是跟奧運會結緣比較早,8年前拍申奧片開始就去領悟所謂的奧林匹克精神了。我記得有個外國人說過一句話,說得很好的,大意是:什么是中國人 最偉大的勝利?全世界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優秀的年輕人那一天站在你們的體育場上,全都集合起來站在這里,已經是很偉大的了。
他當時只是告訴我,你不要在文藝演出上有那么大的壓力,這已經是中國人了不起的一個節日了,這就是最大的意義。意思就是說,文藝演出,演好演壞就那樣,能來這里,你們已經贏了。
這給我另外一個啟發,就是人類性,很多東西我們是從很多觀念上去想,點子也就慢慢出來了。
南方周末:奧運會畢竟跟個人的東西不一樣,有很多規定動作。最初意識到這種規定必須完成的東西是什么?
張藝謀:那當然。你要有口號,要有主題,要有所有的東西,這樣規定的東西就不說了。具體到特別具體環節的時候,比如說中國五千 年的歷史部分,你到底選取什么,我們基本上后來就慢慢清楚了,我們只能選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和最有共識的點。比如四大發明,我們覺得當時是一定要用,比如說 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類似于這些點。
張藝謀徹夜長談解密開幕式:
解密一:雅典8分鐘的難言之隱
解密二:主題歌原定由新人演唱
解密三:開幕式演員知多少
解密四:地震小英雄差點進不了場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