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之路:從80%文盲率起步
教育進步背后,財政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推手。公開數據顯示,從實施改革開放的1978年至2017年,人均教育經費從不到9.8元增加到3000余元。
責任編輯:吳筱羽 馮葉
(本文首發于2019年9月26日《南方周末》國史新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報道之數據中國)
教育進步背后,財政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推手。公開數據顯示,從實施改革開放的1978年至2017年,人均教育經費從不到9.8元增加到3000余元。
那是66年前的事了。1953年夏天,學校和當地一家工廠搞了一次活動,韋建寧和同學們到工廠教工人認字。
韋建寧不過是剛滿16歲的高中生,而他的講臺下,學生有同齡人,也有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1949年之前出生的普通老百姓,基本都是在1950年代開始識字?!?019年9月23日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韋建寧已是白發老者,他半生研究中國教育史,一切也始于16歲那個夏天。
1949年,4.5億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為20%,全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數為11.7萬人。
2018年,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為99.95%,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為81.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8.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48.1%,各級教育普及程度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教育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從2012年起實現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4%的目標并連續增長。
這組數據,是2019年9月1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