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女在網友投票支持下自殺,平庸之惡何以在網絡上肆虐?
是否應默默的忍受坎坷命運之無情打擊?還是應與深如大海之無涯苦難奮然為敵,并將其克服?備受抑郁癥折磨的女孩逃避了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鍵選擇,將人生的處置權交由一群完全陌生的網友處置。
“知道”(nz_zhidao)和你談談細思極恐的“平庸之惡”。
責任編輯:韋雯
是否應默默的忍受坎坷命運之無情打擊?還是應與深如大海之無涯苦難奮然為敵,并將其克服?備受抑郁癥折磨的女孩逃避了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鍵選擇,將人生的處置權交由一群完全陌生的網友處置。
“知道”(nz_zhidao)和你談談細思極恐的“平庸之惡”。
當哈姆雷特還在為“生存還是毀滅”苦苦思索,痛苦掙扎之時,一位馬來西亞的16歲少女把這個問題拋擲給了萬千網友。
“D”代表死亡,“L”代表活下去。女孩在Instagram上向網友征求意見,“這真的很重要,幫我選擇到底該活下去還是自殺?!?/p>
69%的網友替她選擇了“自殺”,于是,5個小時候,這位如花般的女孩最終從樓上一躍而下,自殺身亡。
生死投票:放棄自我選擇的怯懦逃避
是否應默默的忍受坎坷命運之無情打擊?還是應與深如大海之無涯苦難奮然為敵,并將其克服?備受抑郁癥折磨的女孩逃避了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鍵選擇,將人生的處置權交由一群完全陌生的網友處置。
女孩或許是想尋求陌生的鼓勵,支持她活下去;或許是為了堅定自殺的決心,反求網絡上的助力,她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很多人與其共通——對自我選擇的怯懦逃避。
如今,人們習慣了在網絡上尋求幫助,網友也樂意于在虛擬空間發表意見,大眾對這類讓別人給參考意見的操作習以為常。高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溫翠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