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風物① | 大理 世內與世外的雙向走廊
存在于蒼山上的兩個極——世外和世內,既是大理的生活常識,也是大理的政治傳統。山水靜,人煙靜,寺廟就是終點,古城和村莊建在終點上,人們生活在終點上。在大理,一切都是慶生的、樂生的。
云南大理洱海一景(2018年7月5日攝)。
存在于蒼山上的兩個極——世外和世內,既是大理的生活常識,也是大理的政治傳統。山水靜,人煙靜,寺廟就是終點,古城和村莊建在終點上,人們生活在終點上。在大理,一切都是慶生的、樂生的。
(本文刊登于《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211期)
崇圣寺擴建以前,從洱海的東岸往西看,崇圣寺三塔像蒼山的門庭,洱海則是水做的廣場。我始終覺得,人工建筑包括寺廟、紀念碑和墳墓,都不是神住的地方,而是一種近神的場域。對我來說,1998年是一個近乎瘋狂的年頭,我曾兩次爬上蒼山的頂峰。一方面,想知道崇圣寺三塔的門內,雪峰、云朵和杜鵑花之間,是否存在著無止無休的自然之神的集會;另一方面,我想在那個時段我所迷戀的所謂高處,走走,獨處幾天。在途經金庸小說中寫到的韋小寶“歸隱處”,我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座幾十丈高的石壁,周圍長滿了繁茂的喬木杜鵑。在白色的霧海中,這些杜鵑花年年開放,年年都不為人知地,讓清風把花粉吹送給冰冷的石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