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風物③ | 玲瓏水潤是揚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边@個規模中等,有著濃厚文化底蘊,又充滿市民文化氛圍、生活閑散而從容的宜居城市,也適合成為大城市過客們的一個落腳點

2019年5月19日,游客在江蘇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的湖面上乘船游覽。 (新華社 孟德龍/圖)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边@個規模中等,有著濃厚文化底蘊,又充滿市民文化氛圍、生活閑散而從容的宜居城市,也適合成為大城市過客們的一個落腳點。

(本文刊登于《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211期)

“十年一覺揚州夢”。6點鐘起來,王麟書老先生清兩下嗓子,拎個畫眉鳥籠子,穿東關城門,七彎八拐繞過幽幽古巷,沿楊柳依依的護城河邊直走,逛入冶春園。

揚州人最喜結伴游園、同喝早茶。此處是乾隆下江南的御用碼頭故址:茅屋水榭、香影長廊,茶肆沿河而筑,朝南一面吊腳懸于河上,絕勝煙柳夾岸。王老坐定,老友聚齊,紫砂壺內撒上“綠楊春”,沸水泡好,點上一碟干絲、一盤肴肉;端來的蒸籠內,幾只玲瓏的五丁包子、蟹黃湯包、翡翠燒賣、千層油糕,楚楚動人。窗外,恰評彈聲聲,清曲綿綿。

揚州人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這座已經悠閑地度過了2500年的古城,地處富庶的長江下游,京杭運河穿城而過,“江流宛轉,月照花林”,自古多繁華。有騷客詩為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而近現代揚州人的精致生活,則要溯源到其獨有的鹽商文化。

揚州本土作家丁家桐告訴本刊記者,元明清三代,高品質的淮鹽經揚州中轉,由運河送抵京師,史稱“漕運”。富甲一方的鹽商遂終日里逡巡于廣陵城,他們多金多閑,極為考究生活品質,故廣修園林,精治肴饌,詩酒年華。這種綿軟細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