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天安門前的青春

我又降落在故鄉的土地上了,已經數不出是第幾回。走出首都國際機場,上了計程車,歸心似箭。盡管早已在南半球安了家,但總是覺得,母親住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責任編輯:朱又可

我又降落在故鄉的土地上了,已經數不出是第幾回。走出首都國際機場,上了計程車,歸心似箭。盡管早已在南半球安了家,但總是覺得,母親住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真正的家。

1984年10月1日,首都北京舉行了歡慶共和國建國35周年的盛大慶典。圖為1984年10月1日,地空導彈通過天安門。 (新華社記者 楊武敏/圖)

70周年國慶就要到了,北京已經有了節前氣氛,主要道路的街角正在被用花裝點起來。司機說,今天進行閱兵預演,有的路段限行。這不禁讓我回想起35年前的國慶。

1984年5月的一天,班主任田老師一臉興奮地向大家宣布,我校高一、高二的同學將參加天安門廣場國慶慶典,具體任務是:跳舞。跳舞?我們不是舞蹈演員,如何能完成這樣的任務?田老師說,國慶節那天,群眾游行隊伍中將有十幾個舞蹈方陣,叫做“文藝大軍”。其中一個方陣由北京八中和實驗中學兩校學生組成。與其說是表演舞蹈,不如說是表演行進團體操,動作并沒有那么復雜。

排練很快啟動,大部分同學都參加。有幾人因高矮胖瘦落選,臉上有揮之不去的遺憾。另有幾人為了專心學習沒有參加。已經是高二下學期了,到“十一”的時候我們就是高三畢業班學生了。1980年代考大學很難,我們這些重點中學的“高材生”也不敢過于樂觀。

幾名伶俐和被認為伶俐的同學先被派去學動作,叫做“小樣”,然后由他們協助教練教給大家。動作不是很多,且循環重復,但是男生的“跑跳步”有點難度。這是一個典型動作,有點像高抬腿跑,要踩上節奏。我們在操場上分組列成橫隊,奔過來躍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