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伍德新片《騾子》:老人的哀鳴
如果說道尼克的報道更像緝毒和販毒之間的貓鼠游戲,那么伊斯特伍德則借毒品題材的外殼講述了一個不太受歡迎的老頭的家庭故事,折射出家庭與事業的沖突,老一輩無可奈何地逝去及其與年輕一代的隔閡與差異。
責任編輯:宋宇
電影《騾子》劇照
如果說道尼克的報道更像緝毒和販毒之間的貓鼠游戲,那么伊斯特伍德則借毒品題材的外殼講述了一個不太受歡迎的老頭的家庭故事,折射出家庭與事業的沖突,老一輩無可奈何地逝去及其與年輕一代的隔閡與差異。
五年前,在《紐約時報》新聞編輯室里,記者薩姆·道尼克(Sam Dolnick)毫無頭緒地刷著推特。一個刊登警察執法奇聞的賬號吸引了他,推文提到:印第安納州一名89歲老人那個周二在底特律認罪,他作為運毒人,運送了超過1400磅可卡因。
道尼克一躍而起,腦袋里滿是大寫的感嘆號。他感覺自己好像臟兮兮的礦工,終于等來了金子。
老人叫萊奧·夏普(Leo Sharp),是位“二戰”退伍老兵,以種植百合花為業。他是個“毒品騾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販毒組織錫納羅亞販毒集團服務,開皮卡車把“貨”從墨西哥邊境運往底特律。毒品一次繳獲12公斤就算大案,而夏普一個月就能運200多公斤。
“他是個都市傳說?!鞭k案的美國緝毒探員說。夏普被捕后,該販毒集團十個窩點被端,底特律街頭可卡因的價格隨之上漲了43%。
道尼克花了幾個月時間把夏普的故事寫成報道,這篇《錫納羅亞販毒集團的90歲毒品騾子》,發表在2014年的《紐約時報》上。
那時,道尼克沒想到幾年后這個故事會被拍成電影。美國影壇的“常青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既當導演,又扮演夏普。電影《騾子》2018年年底在美國上映,2019年8月亦引進中國公映。
開始運毒時,他腦袋里在想什么?
道尼克盡可能采訪了夏普的熟人、顧客、律師和緝毒局探員,但沒能采訪到夏普本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校對:胡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