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風流 ⑦ | 原色黃大年:一位海歸科學家的精神世界“深探”
長春地質宮,507房間的門一直關著。半年了,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焦健從門口走過時,心頭還是一緊?!包S老師以前只要出差回來,就會把門大開著,還會第一時間到辦公室、到實驗室來找我們?!?/blockquote>責任編輯:周建平
人物介紹
國際知名戰略科學家、中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2017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黃大年先進事跡作出了重要指示: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宣部追授黃大年“時代楷?!狈Q號;中國科協、科技部追授黃大年“杰出科學家”榮譽稱號;教育部追授黃大年“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為了理想,我愿做先行者、犧牲者。我已經五十多歲了,生命也就這么幾年了,能做出點兒事情,讓后來人有一條更好走的路?!?/p>
——2016年12月5日晚,黃大年生前最后一次接受記者采訪
長春地質宮,507房間的門一直關著。
半年了,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焦健從門口走過時,心頭還是一緊?!包S老師以前只要出差回來,就會把門大開著,還會第一時間到辦公室、到實驗室來找我們?!?/p>
王郁涵的辦公室與507打通了,中間那道小門以前從來不關,“黃老師有什么事兒,就會走過來跟我說,有時候他在那邊喊一聲,我就過去?!?/p>
“哐當……”一年前從507辦公室傳來的那聲悶響,王郁涵每每追憶都心悸不已,“沖過去一看,黃老師倒在地上了?!?/p>
翌日,北京青龍橋地球深部探測中心,從長春飛來的黃大年神采奕奕,沒有人知道他先一天曾累倒在地,也沒有人知道他上臺前悄悄吃了速效救心丸,與會評審專家認真聽取他所負責的“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項目”的匯報,最終給予了“項目成果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專家組意見。
2016年11月29日,北京至成都的飛機上,黃大年再度暈倒?;亻L春之后,在同事們的強烈要求下,他入院檢查。不料竟查出身患癌癥,必須手術。成功手術數日,黃大年內臟大出血,2017年1月8日急救無效病逝,享年58歲。他唯一的女兒那時在英國,當母親剛剛四天。
1月13日出殯時,焦健代替黃大年的子侄輩按照東北風俗捧火盆。一周后,焦健飛到北京,為黃大年生前規劃好的一個課題提交任務書,“心里太難受了,好像終于頂不住了,寫著寫著就沖到衛生間去吐了起來?!?/p>
王郁涵是黃大年的工作秘書,以往她早晨到辦公室就去507開窗通風,黃大年走后,她幾乎不能在那個房間站立,墻上巨大的日歷寫滿了日程,“黃老師以前總跟我說,給我訂最晚的那個航班……”
日歷表最后的空白十分刺目,王郁涵把那道小門輕輕拉上,“開著,總會有種錯覺,覺得黃老師會像從前一樣走過來?!?/p>
地質宮507室是黃大年生前的辦公室,學生們在遺像前擺放了心形蠟燭和鮮花
“我有一身本領要教給你們”
地質宮529教室是黃大年生前為學生們上課的教室,三十多年前他也曾在這里學習。1978年2月,他以高出錄取分數線80分的成績,走進了這座大樓,成為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朝陽校區)應用地球物理系的學生,本碩畢業后留校任教。
1992年他作為當年國家教委僅有的30個公派留學生之一飛赴英倫,四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英國利茲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半年后,再次被派往英國學習和從事相關尖端技術研究。
黃大年在長春地質學院大門前的留影
吉林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韓曉峰長黃大年兩歲,大學時比黃大年高一個年級,“我倆不是一個專業的,但我對他印象很深,‘文革’剛過,好不容易能夠上大學,那個時候大家都刻苦,比著學,大年專業成績和專業意識都非常出色,是全校僅有的十個‘三好標兵’之一?!?/p>
2009年12月24日,黃大年帶著妻子,飛回了北京。六天后,他與母校吉林大學簽訂了全職教授合同。
7年間,他指導了18名博士研究生、26名碩士研究生,還擔任過地球物理系第一屆“李四光實驗班”班主任。這個班的好幾個學生繼續攻讀碩博學位時都選擇了他做導師。
“你們是為國家做事情的人,老師有一身的本領要教給你們,”黃大年的博士生喬中坤本科剛入學時并不太理解黃大年這番話的意思,7年后,他懂得了老師每一句話的意思。
“我是農村考來的,眼界、專業知識都是跟著黃老師一點點打開的?!秉S大年入院后,喬中坤和其他學生輪流值守,他心疼原來那么壯實的導師在病床上一天天虛弱下去,“但是總覺得他打幾天針,做了手術,能好起來……沒有想到他就這樣走了?!倍畮讱q的年輕人第一次遇到身邊人離世,心中震痛難以消除,他被選入了“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第一次正式宣講之后得到了一大束鮮花,他把花束拿到黃大年辦公室悄悄放下,掃了一眼老師的辦公桌,空落落地兩把椅子,不敢多停留就低頭出去了?!暗浆F在還總是幻想,黃老師只是出差了就好了,出差回來了,還會到實驗室來找我們,看我們的學習報告,跟我們聊他在外面聽到看到學到的新知識?!?/p>
“我們老師真的是一身本領,特別聰明,什么都懂,還什么都專!”盧鵬羽跟著黃大年讀完碩士研究生后,按照黃大年的交叉學科培養設計,去計算機學院讀博。
博士生周帥的研究方向更令人吃驚——無人機航磁探測?!拔覀冞@個專業大部分都是被調劑的,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專業很苦。我最初也以為自己畢業后要扛著儀器漫山遍野地跑?!毙』镒诱牭綄熋枋鲎约涸诤M庾鎏綔y,眼睛都直了,“老師說直升機在上面飛,一邊飛一邊完成深部探測,他跟同事們就在一旁喝咖啡,咖啡喝完了,活兒也干完了!”
黃大年與學生們
2012年焦健讀完博士加入了黃大年的科研團隊,“黃老師有意按照交叉學科的設計搭建團隊,我們里面有機械背景的,有傳感器背景的,有計算機背景的,以及地探學院專業背景的?!?/p>
2015年黃大年牽頭籌建吉林大學新興交叉學科學部,2016年9月,一個涵蓋吉林大學地學部、物理學院、汽車學院、計算機學院、醫學院等多個院系專業的“科研特區”初步形成,黃大年出任第一任學部長。在團隊成員和他的博士生看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黃老師一直對我們說,必須有多學科的交叉意識和能力,不能只懂得地學那點兒專業知識?!?/p>
“交叉學科說起來容易,其實真正尋找到學科之間的結合點,形成一個真正的新領域并不容易,”焦健說自己經過了三四年非常痛苦的時期,“這期間黃老師跟我一起討論、尋找、確定方向,一直到最后確定了‘平臺和傳感器’研究?!彼难芯吭跓o人機航磁探測中非常關鍵,“無人機加磁力儀,不是簡單的加一塊就可以用了,如何剔除飛機本身震動或者飛機本身的磁干擾對數據的影響,這就是一個具體的應用研究方向?!?/p>
盧鵬羽在爭議中讀完計算機博士,博士論文答辯時,很多地學專家都有質疑,“我們地學沒有這么做的,你這東西到底有沒有用?”黃大年現場開講,“從國家層面去講,從未來的發展方向講,把各位專家都講得服服帖帖的?!?/p>
2013年1月20日,黃大年(左二)及團隊成員在極寒天氣下進行固定翼無人機試飛
周帥拿到了無人機機長駕駛執照時,黃大年走哪兒都要“炫耀”一下,不過實地飛行測驗時,周帥沒有喝到傳說中那杯咖啡,而是穿著軍大衣跟團隊伙伴們蹲在測試車里吃了一碗方便面。
“黃老師特別忙,跟我們在一起的時間非常有限,但是他能夠極為準確地為我們每一個人規劃學習和發展的未來,真的非常非常佩服!”
除了驚人的學術前瞻和引領能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