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礪鋒 一代學人的匱乏與豐饒

成為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在莫礪鋒看來是“時代的誤會”——“學術是一個薪盡火傳的過程,前面都是很好的柴火,燒到我們這時,只有幾根稻草,但好在火還沒滅,還能把它延續下去,燒到后面又是熊熊大火”

發自:南京

責任編輯:周建平

成為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在莫礪鋒看來是“時代的誤會”——“學術是一個薪盡火傳的過程,前面都是很好的柴火,燒到我們這時,只有幾根稻草,但好在火還沒滅,還能把它延續下去,燒到后面又是熊熊大火”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28期)

莫礪鋒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南大人文社會學科資深教授。他是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師從文史大家程千帆。代表作《江西詩派研究》《朱熹文學研究》等。2019 年出版《莫礪鋒文集》,是其作品首次結集出版 圖/牛華新

1978年夏,時任南京大學中文系副主任葉子銘受校長匡亞明委托,到武漢大學接洽程千帆的調動事宜。到武漢后,他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在一間小漁村邊的破屋里找到程千帆。這位文史大家當時65歲,已辦完退休手續,是一名普通的街道居民。

1979年9月18日上午,莫礪鋒與徐有富、張三夕第一次叩開程千帆的家門。年齡差達到10歲的三人,是程千帆重掌教壇的第一屆研究生。

程千帆告訴他們,今年有四十多人報考他的研究生,許多考生事先寫信,寄來各種文章、學習筆記,甚至有人帶了禮物上門求見,可他們三人連一封信也沒給他寫過。莫礪鋒以為這下要被責怪了,沒想到老先生微笑起來,說,“這很好!”

往后,莫礪鋒聞得程千帆的教誨不可勝數,卻是這句并無深意的話,最為長久地鐫于他的腦海。

這幅兩代學人交集圖,映照了一個年代的開始,成為中國學術史與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錯位

常有人把莫礪鋒名字的含義和“寶劍鋒從磨礪出”聯系在一起,其實恰好相違?!爱斈晗雀笧槲移鹈Z鋒’,是連同‘莫’這個姓氏一起考慮的。先父一心希望我愚鈍得福,故囑我切勿砥礪鋒芒?!?/p>

1949年4月,搖晃的國民黨南京政府倏然坍塌。莫礪鋒于同一個月在無錫出生。不久后,他隨父母到了蘇州小鎮。自幼受母親影響,他如今還帶著點無錫口音。念完初中,他順利考入蘇州高級中學——這所“明星學府”早莫礪鋒一年畢業的1965屆光一個高三(5)班就有五人考取清華。貧寒的莫家對溫飽生活的憧憬都寄托在長子莫礪鋒身上。他在草表上把志愿填好了:第一是清華的電機系,第二數力系。

“現在宣讀中共中央關于改革高考制度的通知——”1966年6月中旬的一個傍晚,高音喇叭中傳出的高亢男聲,粉碎了大大小小的冀望。莫礪鋒在江南和淮北的鄉下度過了19到28歲的年華。下鄉最初的日子里,他未忘情于數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