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申報超兩千,從家珍到國寶

兩千余種國字號“土特產”的選拔過程堪比選秀,競爭的激烈程度甚至不亞于選秀,一些城市和地區的命運也由此發生改變。

真正有名氣的地理標志產品不足10%?!昂芏嗟胤秸训貥水a品的數量當做政績,申報下來就完了,并沒有好好開發利用、打造品牌?!?br />
未來對地理標志產品的審查將更加嚴格,“產品達不到要求就駁回,材料不完整、不充分就發回補正,提高質量比追求數量更重要?!?/blockquote>

責任編輯:馬肅平 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嵇亦琳

(農健/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0月10日《南方周末》)

編者按:

2009年10月8日,這份報紙拿出一張紙,放眼這個星球,記錄并推動國家的綠色進程,更重要的是,關切每一個人賴以生存的陽光、水和空氣,因為它們是一切崇高價值的基礎。

十年,不“紙”如此。我們刊發了兩千多篇報道,它們是“一綠”的千篇,是至真的“健言”,見證著環境、健康、城市、能源等領域的變與不變。

10,是圓滿,是豐收的喜悅。稻浪翻滾、蟹蝦肥美、瓜果飄香,這是一方水土的結晶,是美麗家鄉的名片。撥開味蕾的快感,你可曾想過,上千種國字號“土特產”如何層層選秀,從家珍走向國寶?真貨賣不出、買不到,怎樣破解“李鬼急煞李逵”的難題?

10,是起點,是全新的記錄。2019年10月10日,我們推出南周綠色10周年專題報道之“舌尖上的土特產”,和你一起尋找答案。

兩千余種國字號“土特產”的選拔過程堪比選秀,競爭的激烈程度甚至不亞于選秀,一些城市和地區的命運也由此發生改變。

真正有名氣的地理標志產品不足10%?!昂芏嗟胤秸训貥水a品的數量當做政績,申報下來就完了,并沒有好好開發利用、打造品牌?!?/p>

未來對地理標志產品的審查將更加嚴格,“產品達不到要求就駁回,材料不完整、不充分就發回補正,提高質量比追求數量更重要?!?/p>

在中國,一個普通家庭也能在餐桌上吃出一幅王者“地圖”。

主菜是“蟹中之王”的陽澄湖大閘蟹、號稱“中華第一雞”的山東德州扒雞,配上有“帝王糧”之稱的五常大米,再來點兒曾被列為貢品的紹興黃酒,光聽江湖名號就倍顯尊貴。

貴州茅臺、煙臺蘋果、金華火腿、潛江龍蝦……幾千種以“地名+產品名”為標簽的土特產不斷走俏,代表著一方水土的味覺記憶,甚至成了鄉土名片。它們大多與飲食有關,滿滿舌尖上的味道。

美食達人可能只知道吃的是土特產,不知道吃的其實是高大上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通俗來說,這是一種具有品質特征的“產地標記”。1999年8月17日,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第一部專門的部門規章——《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在我國初步確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意在使國字號“土特產”成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金鑰匙”和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

二十年來,獨特的品質和相對稀少的產量讓地理標志產品成了市場的“香餑餑”。網紅經濟的年代,地理標志產品代表的是品質,是一種“格調”?!澳阆氤蕴O果,街上有很多選擇。但如果某一種蘋果口味獨特,甚至能激發你的文化或價值認同,你就會愿意花高價購買?!眹抑R產權局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說。

鮮為人知的是,兩千余種國字號“土特產”的選拔過程堪比選秀,競爭的激烈程度甚至不亞于選秀,一些城市和地區的命運也由此發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