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臭名昭著的文學批評家”去世,生前曾接受南方周末獨家專訪
美國時間2019年10月14日,89歲的哈羅德·布魯姆去世。紐約時報稱他為“美國最臭名昭著的文學批評家”,因為他力推的“西方正典”概念,總是督促人們去追隨莎士比亞、喬叟和卡夫卡這樣的超級巨人。不過,“臭名昭著”也許是帶點調侃意味的話,可能是因為很多人看不慣他,他也看不慣很多人。
責任編輯:邢人儼
布魯姆一生打過四次筆仗。反對“新批評”、反對解構主義、反對女權主義、反對“哈利·波特”文學。但是,四次戰爭他都失敗了。
(本文首發于2017年6月22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和多元文化打了半個世紀, 我不想再挑起任何辯論” 專訪耶魯大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
編者按:
美國時間2019年10月14日,89歲的哈羅德·布魯姆去世。紐約時報在關于布魯姆去世的新聞中,稱他是“美國最臭名昭著的文學批評家”,因為他力推的“西方正典”概念,因為他總是督促人們去追隨莎士比亞、喬叟和卡夫卡這樣的超級巨人。在這里,“臭名昭著”(notorious)也許是帶點調侃意味的話,可能是因為很多人看不慣他,他也看不慣很多人。
“布魯姆早年造了舊派的反,躋身于以解構著名的耶魯四大家之列。但晚年捍衛西方正典,鄙視學界新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西方媒體上,他與批判美國“封閉心靈”的芝加哥的那位布魯姆被放在了一起,成為保守派的象征人物。當然他本人對此并不高興。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商偉說。
《紐約時報》說他“臭名昭著”,可能另有暗示,布魯姆曾經跌入“性騷擾”的輿論漩渦,鬧得沸沸揚揚。
2004年2月,曾擔任2000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女性顧問的美國女性主義作家娜奧米?伍爾夫(Naomi Wolf),在《紐約雜志》(New York Magazine)撰文《沉默的處理》( "The Silent Treatment" ),指控21年前她在耶魯大學本科讀書時,哈羅德·布魯姆曾對她“性騷擾”,在一次單獨授課時,“摸我的大腿”。她在文章中說,她多次將此事告訴耶魯大學校方,但校方沒有處理。她的公開撰文就是對這種沉默表示的憤怒。伍爾芙的文章在美國引發軒然大波。隨后也有耶魯女生的類似指控,布魯姆都予以強烈否認。
1991年,29歲的娜奧米?伍爾夫出版了暢銷書《美的神話:美的形象是怎樣用來反對女性的?》,一舉成為新一代女性主義的發言人。
2017年4月15日,哈羅德·布魯姆在他的家里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獨家專訪。他的助手說,采訪之后他即住院,而在之前很久他已經不接受記者采訪了。南方周末的珍貴采訪是通過布魯姆的版權代理人Glen Hartley女士安排的,直到記者抵達耶魯大學計劃采訪的當天上午才確定下來,因為他的身體原因。
在此前采訪中,南方周末記者提到有關女性主義的話題,布魯姆回應說:“女性主義,忘了它吧?!?/p>
據耶魯的同事說,布魯姆去世前一天還通過Skype給學生講課。第二天,耶魯校報發布了哈羅德·布魯姆去世的訃告和紀念專輯。
有些批評家認為,瑞典學院應該給哈羅德·布魯姆頒發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這位以約翰遜博士為文學英雄的批評界巨擘。
以下為南方周末2017年6月22日發表的報道原文:
87歲的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住在紐黑文鎮一條安靜小街邊的一棟別墅里,他已經許久不出門見人了,出門往往就是到醫院做手術。但他還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