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為何兩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從1969年瑞典中央銀行設立“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來,在過去51年中,總共有84位諾獎得主。如果不考慮雙重國籍,那么其中有美國人58名,英國人7名,法國人和挪威人各3名,前蘇聯和印度各2人,其它國家的9名。

責任編輯:顧策

從1969年瑞典中央銀行設立“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來,在過去51年中,總共有84位諾獎得主。如果不考慮雙重國籍,那么其中有美國人58名,英國人7名,法國人和挪威人各3名,前蘇聯和印度各2人,其它國家的9名。

這是10月1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拍攝的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圖)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宣布后,大家討論最熱烈的,不是三位諾獎得主關于隨機對照實驗(RCT)或者田野實驗(field experiment)的具體成果,而是其中兩位諾獎得主的“八卦”新聞——MIT(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系教授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女同事迪芙洛(Esther Duflo)之間的“師生戀”“第三者”以及最終“修成正果”。

當然,也有很多人注意到迪芙洛作為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身份(她才47歲?。?。

相較之下,另一位諾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雷默(Michael Kremer),真的算是“默默無聞”了。

在“八卦”背后,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中的印度元素。

今年第一位獲獎者班納吉是印度人。他1961年出生于印度,1981年在加爾各答大學獲得本科學位,1983年在賈瓦哈拉爾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之后離開印度赴美求學,并于1988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F在,他已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