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沖擊知識付費第一股,估值已達70億
吳曉波頻道借殼全通教育敗北后,又一網紅自媒體羅輯思維接過大旗,沖刺A股。
責任編輯:朱益民
吳曉波頻道借殼全通教育敗北后,又一網紅自媒體羅輯思維接過大旗,沖刺A股。
10月15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公布了最新的輔導信息情況,知名財經自媒體羅輯思維運營主體赫然在列,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其擬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公告內容顯示,中金公司與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思維造物”,即羅輯思維運營主體)于2019年8月30日簽署了《輔導協議》。
據了解,輔導前期準備工作于2018年12月就已開始,持續至今年8月;正式輔導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分別在今年9-10月、11-12月進行。
消息一出,瞬間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在吳曉波頻道借殼全通教育剛剛宣告失敗的情況下。而如果羅輯思維順利上市,其將成為A股市場知識付費第一股。
柳傳志、俞敏洪現身股東名單
公開資料顯示,羅輯思維成立于2014年6月,主要從事移動互聯網知識付費業務,通過旗下“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以及“得到APP”兩大核心產品觸達用戶,為用戶在時間碎片化背景下提供單位時間價值最大化的跨界、終身學習解決方素。
其創始人羅振宇是知名的財經媒體人,曾擔任CCTV《經濟與法》《對話》欄目制片人;擔任《決戰商場》、《中國經營者》、《領航客》等電視節目主持人;第一財經頻道總策劃。
2012年底,羅振宇開始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半年內,這款互聯網自媒體視頻產品,逐漸延伸成長為全新的互聯網社群品牌。在優酷、喜馬拉雅等平臺播放超過10億人次。
2017年3月開始,《羅輯思維》節目全面轉移至“得到”App 。視頻以其豐滿的知識品質和獨特的個人語言表達風格,在互聯網視頻領域獨樹一幟。當日,同名微信公眾賬號開通運營。賬號每天推送一段羅振宇本人的60秒語音,分享其生活感悟,同時推送一篇其本人推薦的知性文章。
2018年5月,羅振宇曾在個人微博宣布,得到APP用戶量超過2000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每天推送的主要文章閱讀量均在10萬以上,得到APP在APPstore擁有1.13萬個評分。而截至目前,吳曉波頻道的APP——890新商學在APPstore的評分數則僅有1160個。
據不完全統計,成立至今,思維造物已經累計進行5輪融資。今年3月,思維造物全面改組成為股份制公司。
啟信寶顯示,思維造物注冊資本3000萬元,羅振宇直接持有30.35%股份,通過北京杰黃罡信息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間接控制思維造物16.26%的股份,紅杉資本持股5.85%,中國文化產業基金持股7.50%。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柳傳志、新東方俞敏洪、諾亞汪靜波、喜馬拉雅余建軍等一眾商業大佬共同出資成立的北京造物家信息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思維造物5.22%,而羅振宇是這只私募基金的執行事務合伙人。
Pre-IPO前估值達70億
事實上,早在2017年就曾傳出羅輯思維擬上市的消息。
彼時,市場曾流出一份羅輯思維Pre-IPO的投資概覽。內容顯示,在公司Pre-IPO輪融資投前估值預計已達到70億元人民幣。而在2015年10月的的B輪融資中,《羅輯思維》的估值還僅為13.2億,兩年時間里,羅輯思維的估值增長了4.3倍。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時期,2017年1月,“吳曉波頻道”的主體公司上海巴九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輪融資1.6億元,投后估值20億元。而今年年中,全通教育在收購吳曉波頻道的預案中,給予其截至2018年底的總估值也不過16億元。
據悉,2017年9月,羅輯思維Pre-IPO的融資總規模就達到了9.6億元,其中新股增發規模預計為3.7億元,老股轉讓規模預計為5.9億元。該輪融資共同投資者包括,騰訊、紅杉資本、英雄互娛等。
文件內容還透露,公司計劃2018年下半年提交A股PO申請,目標2019年底前登陸創業板。但轉眼到了2019年下半年,羅輯思維卻改道科創板。
故事的發展發現或是吸取了同行吳曉波頻道重組折戟的經驗。
3月17日晚間,全通教育公告稱,正籌劃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杭州巴九靈”)96%股權,交易價格暫定為15億元,
公告顯示,巴九靈2017年總資產3.9億元,2018年底總資產增長至5億元,目前營業收入2.3億元,2017-2018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008萬元和7537萬元,本次交易的靜態市盈率21.23倍。
然而,該事件瞬間在市場引發軒然大波,其中最為爭議的莫過于吳曉波頻道較強的個人IP特征,自媒體行業的不穩定性和高估值風險,最終,由于核心條款并未談攏,吳曉波“賣身”全通教育告吹。
趨利避害轉道科創板
同樣主打知識付費,同樣高度依賴創始人的個人IP,在吳曉波沖刺創業板失敗之后,羅輯思維果斷轉道科創板。
根據科創板上市條件,發行人共有5套市值及財務指標可以作為申請上市的滿足條件。
(一)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二)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占最近三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三)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四)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
(五)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
而羅輯思維早在2017年估值就已超過70億元,此外,從此前流出的投資概覽文件來看,羅輯思維早前的盈利情況還是頗具看點的。
據了解,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季度,羅輯思維的營業收入就分別達到了1.59億元、2.89億元及1.51億元;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860萬元、4,462萬元及3,805萬元,對應凈利率分別為11.7%,15.5%, 25.2%。從該數據上看,邏輯思維至少滿足第一條上市標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