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脫口秀說得最好的海歸學霸
喜劇的底色也有悲涼,但絕不是刻意挖掘和渲染某種憤怒和悲傷
圖/受訪者提供
喜劇的底色也有悲涼,但絕不是刻意挖掘和渲染某種憤怒和悲傷
拼盡全力去贏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開始之前,脫口秀演員梁海源和思文私下議論今年奪冠的熱門選手,兩人一致認為呼蘭會在入選名單中。
平時幾個人湊在一起玩撲克,梁海源總能強烈感受到呼蘭的好勝心:如果某一局輸了,呼蘭的臉上會立刻浮現出一絲難以名狀的沮喪,悶悶地問一句,“要不要再來一局?”或者,“下次什么時候接著玩???”一旦翻盤,他便習慣性地往鼻梁上推推眼鏡,嘴角輕微上揚,難掩喜悅。
去年11月《吐槽大會》第三季,呼蘭吐槽主咖王晶導演,調侃他的電影適合助眠,是自己睡眠質量的保證,被封為那一場的“Talk King”。彼時,他不過是剛說了一年脫口秀的新人,且是第一次登上熒屏舞臺。
從2017年下半年接觸脫口秀開始,呼蘭在線下“山羊goat開放麥”和“噗嗤脫口秀”劇場說脫口秀,他堅持每周至少說兩三場。晚上六七點,他騎半小時單車到小劇場,若工作繁忙,他9點多鐘再騎回公司,時常加班到半夜一兩點。
去年,梁海源在線下演出中幾次與呼蘭同臺,他發覺這個人長著一張有點嬰兒肥的圓臉,看起來憨厚呆萌,一講話語速飛快,段子里有不少理科思維的解讀,讓人眼前一亮,但在臺下話不多,表演一結束就匆匆離開,和很多像他這樣的專職脫口秀演員鮮有交集。
等到今年《脫口秀大會》播出,所有人才得知呼蘭的另一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三年前回國,現為上海某家創業公司的CTO(首席技術官),負責教育類軟件開發工作。脫口秀是他基于興趣的兼職。
即便是兼職,呼蘭也保持著沉浸其中的狀態?!睹摽谛愦髸返诙颈荣悊訒r,他沒落下一次競選。
最難熬的是第四至七期,呼蘭剛錄完第三期節目,連著就是四、五兩期的殘酷開放麥(即二十余名脫口秀演員就當期演講主題進行創作、表演,由臺下參加競選的同行投票選出票數最高的七個人進入節目的最終角逐),評比結束隔兩三天還要錄制,不出三天又是兩輪新的選拔。
忙到極致的那幾天,他在工作和寫稿的模式中不斷切換,時間被切割到以分鐘計算,一天只睡三個小時。創作的過程已經無法靠靈感支撐,呼蘭的稿子差不多都是在24小時內硬著頭皮趕出來的。
第四場殘酷開放麥進行到晚上11點,回到房間他又開始思索第五期的命題,寫到凌晨1點半,他有些精神恍惚,走神五分鐘后,下一秒他無意識倒頭睡去,快6點醒來,又連續寫了三個多小時。那一期,他拿了“爆梗王”。
比賽對于呼蘭來說猶如一場奧運賽事,錄制參賽宣言時,他不懼表達對勝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