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體育常識

當這些身懷絕技的世界級人才出現在對手陣營中,我們可否理解“郎平”們的職業追求?可否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用更人性化和科學化的手段提高體育訓練水平?

責任編輯:李梁 實習生 顧穎能

【新聞述評】

8月15日晚,郎平帶領美國女排打敗中國女排之后,美國一家媒體關注到中國公眾輿論對此的激烈爭論,為了幫助美國人理解這些,它打了個比喻:如果芝加哥贏得了2016年奧運會舉辦權,而喬丹作為中國國家籃球隊教練率隊參加,會是什么感覺?

即便美國人絞盡腦汁,也無法理解中國人的普遍心情。“郎平”兩個字,承載著一代中國人尋找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集體記憶。其間起承轉合,進退微妙,不光外人難以體會,即便對于經歷這一歷史的中國人,亦是一言難盡。

從1979年第二屆亞洲錦標賽上中國女排奪冠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稱雄,在改革開放的乍暖春風中,女排姑娘的歡呼聲曾令全國各大城市萬人空巷。一個不再年輕的球迷回憶,9英寸的小電視前,放一個放大鏡,擠滿了鄰居,后面人看著前面人的后腦勺,許多人觀賽太過投入,仿佛自己上了場跟著“鐵榔頭”一起頻頻大力扣殺,結束后全身肌肉酸脹。

郎平們重新撐起了中國人曾經失落的國家自豪感,使那個時代中華民族內心崛起于世界的強烈渴望得以慰藉。郎平曾說,我們贏了世界冠軍,給了中國人信心,讓他們相信我們不僅能在體育方面做得像外國人一樣好,我們在任何方面都能趕上外國水平。

所以在中國,“郎平”二字早已超越了體育。用美國《華盛頓郵報》的話來說:沒有哪個體育明星會超越郎平在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的地位,曾經有過為她發行的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