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車位、無感收費……解決停車難的 “黑科技”
智慧停車1.0時代是傳統的道閘和人工收費,2.0時代是信息化系統的建立和無人收費,現在則已經進入智慧停車3.0時代。
責任編輯:汪韜
2019年國慶假期,地處沂蒙山區腹地的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竹泉村景區迎來客流高峰,自駕游車輛停放得漫山遍野,宛如密密麻麻的“電路板”。
智慧停車1.0時代是傳統的道閘和人工收費,2.0時代是信息化系統的建立和無人收費,現在則已經進入智慧停車3.0時代。
停車難,難于上青天。
難得出門自駕游,發現找不到停車場;找到停車場,發現車位全滿了;終于找到另一家停車場的車位,偏僻和奇怪的位置對倒車入庫的駕駛技巧又是極其高……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新車消費總量2800多萬輛,列全球第一。城鎮每百戶家庭的汽車擁有量從2013年的21.5輛提升到40輛,年均增長13.2%。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1.3。
2019年中國國際物業管理產業博覽會于10月15-17日在深圳舉辦,同期召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