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高爾夫、冰球……中產階級“燒錢式教育”真讓孩子更“貴”嗎?
“不要讓球亂跑,注意傳給對方,速度再加快一點?!卑頃r分的足球場邊上,七八名小學生正在教練的指導下訓練足球基本功。
周末早上,高中生王翰被早早叫了起來,要趕去上籃球培訓課。從初中起,他就開始了每周末兩個半天的籃球訓練。
“要學會和你的馬兒交流,坐在馬背上身體要挺直?!辨骆抡诮邮軐I馬術培訓,用媛媛媽媽的話說,這是從小培養她的禮儀和“淑女氣質”。
近年來,
青少年的課余時間不再只被課外輔導和興趣培訓所占領,體育運動也開始進入孩子們的生活。
針對青少年群體的體育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運動項目也越來越豐富。除了廣受大眾歡迎的足球、籃球等傳統項目,高爾夫、馬術、冰球等被稱為“貴族運動”的小眾項目也在悄然興起。
01
讓孩子更“貴”?
如今,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不應該把孩子培養成“應試教育的考試機器”,對素質教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視,體育項目——尤其貴族運動也開始進入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行列。
馬術、高爾夫、擊劍等新興小眾貴族運動,因為場地、裝備等限制而價格高昂。21新健康記者調查發現,
它們的培訓學費起碼在傳統大眾培訓項目的三倍以上。
例如,籃球或者足球的年費一般在四五千左右,擊劍的年費則需要一萬五左右。
其中高爾夫、馬術、冰球等項目收費更高。某冰球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向21新健康記者介紹,一次培訓課300元左右,一般一周上三至五次課,平均一個月大概需要5000元。而某馬術訓練營工作人員提到,
馬術課程采取一對一教學形式,
最基礎的會員費約每年2萬元,每節課還需再繳納150至300元的教練費。
除了高昂的課時費之外,這類“貴族運動”還需要購買專業裝備和參加交流比賽。如果一年購買一套裝備,參加一次聯賽,差不多就要花費兩萬元左右。如果要去外地或者國外比賽的話,花費還會翻倍。
花銷如此巨大的“貴族運動”,真的會讓孩子更“貴”嗎?
事實上,這還是與家長對待孩子教育的“集體焦慮”相關。一方面,
這類小眾運動開始和升學直接相關。
如高爾夫出現在國家體育總局可免試推薦進入高校學習的競賽項目名單中,冰球等項目被列入高考單考單招項目,馬術等運動也可作為申請國外高等學府的重要考評項目。
另一方面,運動本身已經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這類“貴族運動”也被家長們寄予了培養孩子能力和氣質的希望。
“家長們為孩子報體育培訓,除了考慮體育對健康和形體的益處以外,主要是看重體育對孩子能力、性格和氣質的塑造,包括反應和觀察能力、規則意識和禮儀規范、如何正確看待勝敗,以及對團隊和合作觀念的理解等?!碑敶髡\體育集團副總裁、漢為體育CEO李宏亮接受21新健康記者采訪時提到。
“價格其實不是家長為孩子選擇體育項目時考慮的關鍵因素,他們考慮更多的是興趣以及運動帶來的影響?!崩詈炅两榻B說,比如選擇馬術項目的女孩比例會更高一些,因為家長們認為馬術能夠給女孩子帶來更好的氣質,也有部分家長是報著“女孩富養”的觀念;男孩可能天性更加愛動,就不太會選擇馬術。
在李宏亮看來,
這類新興項目培訓目前整體還保持著職業感,比起傳統項目培訓會更加規范一些。
“小眾項目的運營成本相較傳統項目會高出很多,在戰略選擇上也不同于傳統項目的薄利多銷,而是以高定價高服務吸引消費貢獻率和忠誠度高的消費者,且存在準入門檻,只有已經積累了一定實力的企業才能做?!?/p>
02
量體裁衣
值得注意到是,對于青少年體育培訓項目的選擇,合適比昂貴更重要。
各類運動都有自身的鍛煉方式和效果,在本質上沒有高低差別。
不同年齡段孩子在體質和鍛煉目標的差異,是選擇運動項目的重要參考。
對于3至6歲的兒童群體來說,家長可以為孩子選擇注重全身體能訓練的基礎性運動,例如目前比較受歡迎的足球、橄欖球、游泳等;至于6至12歲的青少年群體,項目選擇就更加多樣,領域細分更明顯,可以選擇更多技巧性的運動項目,如籃球、羽毛球等。
孩子的個性也是家長在選擇運動項目的考慮因素。
在培訓過程中,家長可以注意觀察孩子的舉止,比如可能在擊劍訓練中孩子是否只防守不進攻,說明他不喜歡對抗和沖突;
但在滑冰時發現孩子會很開心,說明他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展現自己。
根據這些細節方面的表現,家長就可以根據孩子個性來選擇匹配度高的運動項目,或者針其不足之處選擇改善型的培訓。
對于孩子運動損傷的擔憂,李宏亮指出,
其實孩子在運動中受傷的風險低于成人。
他們的身體平衡能力比成人高,體重也遠低于成人,不容易受傷,即使不小心受傷,愈合速度也很快?!艾F在培訓機構在防止受傷方面也做得不錯,一般場地內都有專門的醫護點,教練也會在訓練過程中注意提醒?!?/p>
李宏亮認為,體育培訓只要每周一至兩次的頻率,就基本可以滿足一般性需求了,不會占用太多資金和時間。但在此過程中對孩子的陪伴是十分重要的,家長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和他們交談?!?/p>
特別建議父親參與到這個過程中。
對于體育培訓來說,父親在場多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要避免喪偶式育兒,增加父親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互動,運動培訓其實是個最好的機會?!?/p>
03
如火如荼的行業形勢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概念深入人心,體育已經逐漸和教育走到一起。
家長群體日益增長的需求和國家體育相關鼓勵政策的紅利,促使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迅速崛起。
青少年體育發展是體育強國戰略中的關鍵一環。根據2016年國家發改委《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預計至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3萬億元,體育培訓行業總規模將達2000億元。其中青少年體育培訓約占60%,這也意味著,
至2020年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將達到超千億元的規模。
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大量資本也涌入體育培訓行業。
據統計,2015至2018年間,全國有超過20家體育培訓創業機構獲得資本投資,而服務對象為青少年群體的占據其中大部分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迅速興起的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背后也存在諸多問題?!?/p>
目前國內青少年體育培訓還處于從野蠻生長的1.0時期,正在向相對規范的2.0階段轉換。
行業門檻低、規范程度差,大量機構一擁而上,開始打價格戰,低價背后卻是低投入和低質量的服務,最終會容易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對投入成本高的機構造成巨大沖擊?!崩詈炅琳J為,行業內還缺少一個地區性聯盟,對行業標準作出規范,比如場館標準、從業教練的資質和證書、企業需要具備的實力以及基本的收費門檻等,避免無序競爭。
“體育培訓行業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現象,行業整體看起來很熱鬧,但家長不愿意分配太多資金,定價上有天花板,加上場地和教練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利潤少得可憐?!崩詈炅裂a充道。
目前來講,青少年體育培訓也遠比不上學科教育培訓那么成熟。
據李宏亮向21新健康記者介紹,在國內,青少年體育培訓還不是剛需,除了一線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基本是學科教育培訓占據主流地位,家長在選擇培訓項目時還是會把大部分資金分配到學科教育上。
“在行業內部,新興‘貴族運動’和傳統運動項目的目標群體在年齡段上是有區分的,各種培訓項目原則上沒有直接的沖突。
青少年體育培訓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不在同行內部或者不同體育項目之間,而是要和學科教育培訓搶市場和孩子們的時間?!?/p>
網絡編輯:貳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