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信二手車再曝事故車問題,平臺責任治理亟需加強

二手車行業明顯存在商家篡改、隱藏車輛信息欺騙消費者的背景下,二手車電商平臺需要充當好消費者權益維護者的角色,加強對平臺上車輛經銷商的信用評價、產品質量把關,這樣才能遏制“劣幣驅逐良幣”的二手車交易亂象,吸引更多用戶在平臺交易,提升企業自身的商業價值。

發自:南方周末

在二手車行業明顯存在商家篡改、隱藏車輛信息欺騙消費者的背景下,二手車電商平臺需要充當好消費者權益維護者的角色,加強對平臺上車輛經銷商的信用評價、產品質量把關,這樣才能遏制“劣幣驅逐良幣”的二手車交易亂象,吸引更多用戶在平臺交易,提升企業自身的商業價值。

近日,成都、哈爾濱、武漢等地不斷有消費者向媒體反映,在優信購買二手車后發現車輛實際情況與平臺信息嚴重不符。優信平臺提供的信息顯示車輛經過315項全面深度檢測,無重大事故,無水泡,無火燒,但消費者提車后發現實際情況沒有那么令人放心。

以成都市羅先生為例,他在優信花17萬購買一臺斯巴魯BRZ自動豪華型汽車,平臺顯示該車只有少許瑕疵,未發生任何事故。羅先生付款提車后查詢了該車4S店維保記錄,才發現該車曾發生多次碰撞,車輛A柱曾撞壞,安全氣囊也顯示有故障,維修費用累計達到20多萬元。羅先生感覺被騙了:“如果當初了解該車的真實信息,不可能花17萬元買下這個車?!?/p>

事實上,銷售故障車、數據不真實等問題并非優信一家二手車電商獨有。截至2019年10月,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消費者對優信、瓜子、人人車的投訴量累計超過1900多條,其中近四分之一的投訴針對車輛信息不真實問題,涉及行車里程、事故情況、維修質保等信息的隱藏或篡改。

信息不透明、虛假宣傳阻礙二手車行業發展

公平營銷、提供真實公正的信息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基本內容。國際標準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將提供公平透明信息作為消費者議題的第一項內容,強調企業要以消費者易于理解的方式提供有關產品和服務信息,使得消費者在知情的條件下做出消費和購買決策。其目的就是為了降低買賣雙方談判力量的不對等,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然而,在二手車行業,披露真實的車況信息卻并不容易。不同于其他產品,二手車車輛的行車里程、質量狀況、維修記錄、事故信息無法直接顯示在商品上,存在商家篡改、偽造信息以求高價售車的行業黑幕。

商務部2005年出臺的《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要求二手車交易中披露車輛使用、修理、事故、檢驗、交稅、報廢期等信息,但是車輛信息的具體范圍尚無明確披露標準,我國也未形成車輛全生命周期數據查詢系統,這成為二手車透明交易的難題。

優信、瓜子等二手車電商平臺在此背景下提供“專業檢測”“質量認證”等服務,切中消費者了解真實車況的需要,但卻頻頻曝光出認證車為事故車、虛假宣傳等問題,助長了行業亂象。根據陜西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8年二手車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報告》中,近4成消費者認為二手車電商平臺最嚴重問題就是虛假宣傳,集中體現在平臺宣傳與實際車況差異較大。

車輛存在質量問題,平臺要負連帶責任

在媒體曝光的車輛質量糾紛中,二手車電商平臺往往強調自己只是服務中介,與消費者不存在買賣關系,不能保證平臺上車輛質量。

該說法違背了企業社會責任基本要求。企業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不止要關注股東的利益,還要考慮消費者、員工、供應商、政府等利益相關方的訴求,為利益相關方創造全面的經濟價值、環境價值和社會價值。

對于二手車電商平臺來說,消費者是平臺最主要的利益相關方,平臺用戶的規模數量與車輛資源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平臺的生死存亡。從某種意義上講,消費者面臨的問題就是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議題。行車里程、車輛維修質保等車況信息是消費者迫切希望知曉的關鍵信息,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二手車電商平臺負有告知義務。

2018年通過的《電子商務法》已明確規定電商平臺對所銷售商品的質量責任,“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平臺內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p>

2018年,北京海淀區法院公布了一起二手車網絡交易糾紛案件,二手車電商平臺無視消費者對行車里程的知悉需要,在服務合同中注明“檢測報告不對真實里程數作出承諾”,法院被判定該規定不具備法律效力,二手車電商平臺需就里程造假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承擔平臺治理責任,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二手車電商是平臺型企業,企業的社會責任需要平衡買賣雙方用戶利益。在當前二手車市場交易中明顯存在經銷商通過“隱藏車況”“篡改信息”等手段欺騙消費者的背景下,二手車電商平臺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平衡買賣雙方失衡的天平,充當好消費者權益維護者的角色,加強對平臺上車輛經銷商信用的評價、產品質量的把關。只有這樣才能遏制“劣幣驅逐良幣”的二手車交易亂象,吸引更多用戶在平臺交易,提升企業自身的商業價值。

電子商務發展之初,淘寶等平臺也存在假貨泛濫現象。之后,企業投入大量金錢和精力打假,雖然至今沒能完全消除不法商家制假、售假問題,但是已經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平臺門檻制度、認證機制、激勵機制、監督機制,不斷推動電商平臺社會責任治理的透明化、規范化。阿里巴巴的部分規則,不但被其他電商采納成行業慣例,還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借鑒為正式制度。

二手車電商平臺能否實現長遠發展,取決于企業能否利用自身的技術、數據、服務優勢,為交易當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甚至于推動行業信用評價體系、車輛信息數據庫的建立,以促進二手車更便利地交易。畢竟,只有二手車交易市場健康繁榮發展,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