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30城市動真格,有些城市生活垃圾并不分四種,快了解下
按照住建部要求,全國46個重點城市2018年3月底前要出臺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或計劃行動,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那么,這些城市有多少動了真格?各地分類標準有何不同?處罰最嚴厲的哪個城市?
責任編輯:楊小旻
你家小區開始“樓道撤桶、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了嗎?今年7月以來,垃圾分類成為社會熱點,廣州等市紛紛推出垃圾分類新舉措。按照住建部要求,全國46個重點城市2018年3月底前要出臺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或計劃行動,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那么,這些城市有多少動了真格?各地分類標準有何不同?處罰最嚴厲的哪個城市?今天開始,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推出三期數據報道,分別從立法、獎懲、減量三方面,對46個城市的垃圾分類政策和最新進展進行梳理分析。
立法規劃
北京率先對生活垃圾管理立法
立法是推進垃圾分類的重要法律及制度保障。目前,國家層面還沒有對垃圾分類立法。不過,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46個重點城市中,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廈門等12市出臺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或辦法,將垃圾分類納入法治框架;深圳、蘇州、成都、南寧、邯鄲、泰安、福州、合肥等8市公布了條例或法規草案,正在對垃圾分類進行立法;重慶、西安、昆明、貴陽等10個城市則針對垃圾分類頒布了政府規章。而天津、烏魯木齊、石家莊等9城市,目前只有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還沒有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
其實,各地對于垃圾分類的探索已有10多年,最早對生活垃圾管理進行立法的是北京。2011年11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頒布,明確政府部門、物業等管理責任人、收運處置單位、垃圾產生單位的責任和罰則。不過,對于垃圾分類的個人責任不夠明確。目前,北京已啟動修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正在征求公眾意見。
深圳將頒布垃圾發類投放規定
對垃圾分類進行立法是大勢所趨。廈門、深圳、寧波等垃圾分類領先城市之所以能持續領跑,就源自完善的垃圾分類法規體系。廈門在住建部組織的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工作考核中,連續五個季度排名全國第一。該市除了《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還配套出臺了《廈門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廈門市大件垃圾管理辦法》《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評辦法》等16項配套制度,已經形成完善垃圾分類法規配套體系。
深圳的垃圾分類工作也多次創造“全國第一”。201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成立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2015年8月實行;2017年,深圳發布全國首份《家庭垃圾分類投放指引》,被稱為垃圾分類“破局之舉”。今年年初,《深圳市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行動方案(2019-2020)》出臺,要求年底前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全面實行垃圾分類。立法方面,《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定(草案)》目前已通過一審,月底將進行二審,有望年內頒布實施。
廣州打造生活垃圾處理樣板城市
《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距今已滿一年,在垃圾分類相關配套法規、政策方面正積極跟進。今年年底,廣州將修訂《廣州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階梯式分類收費管理辦法》,出臺《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獎勵暫行辦法》《廣州市餐廚垃圾就近就地自行處置試行辦法》等制度文件?!稄V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要求,到2021年12月實現全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2019年9月3日,廣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下發《關于加強廣州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要求省直各部門、中直駐穗各單位要率先在本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支持配合將廣州打造成為生活垃圾處理樣板城市。
分類標準
42個城市采用“四分法”
2017年,國務院轉發《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提到三個分類: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從各地實踐來看,多數城市在此三分類基礎上推出了“四分法”,只是名稱存在細微差別。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46個重點城市中,42個城市采用“四分法”,其中北京、廈門、廣州、寧波、深圳等23個城市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餐廚垃圾、其他垃圾”;杭州、???、太原、長春、重慶等16個城市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上海、邯鄲采用了干、濕垃圾的概念,“濕垃圾”即易腐垃圾,“干垃圾”即其他垃圾;銀川則將“可回收物”表述為“資源垃圾”,將“其他垃圾”稱為“一般垃圾”。福州采用的“五分法”則是在“四分法”基礎上將“大件垃圾”單獨列出。
天津“兩分”,咸陽“三分”
垃圾分類標準的確定,與當地末端處理設施配置情況相關。46個城市中,有45個城市明確將“有害垃圾”單獨分類,只有天津原則上對生活垃圾采取“干濕分類”,“濕垃圾”指易腐垃圾,“干垃圾”指除“濕垃圾”以外其他生活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不過,該市《關于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必須單獨投放有害垃圾,分類投放其他生活垃圾。對此,有專家認為,未明確將“有害垃圾”單獨分類,對普通居民而言不夠直接。
46個城市中只有廣元、咸陽采用“三分法”。咸陽將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3大類,17小類;廣元現階段推行“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法,待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成后又推行“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的四分法。
專家建議
有害垃圾必須設置單獨投放、收集、運輸體系
“去一個城市得先學會當地的垃圾分類標準,豈不麻煩?”對于“一城一標”,有網友直言容易混淆和困惑,也會打擊公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對此,微博大V“@老徐時評”就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統一垃圾分類標準,這樣就可以在包裝上注明分類和處理方法,方便老百姓操作。
中共寧波市鄞州區委黨校應雁在研究“生活垃圾分類的地方立法”時談到,垃圾分類標準必須統一明確,法規或規章若頻繁變更、語焉不詳,既有損法的權威,也會令垃圾分類工作遲遲難以落地。他建議,分類標準應當以處置標準為導向,因地制宜設置本地垃圾分類標準,但“有害垃圾”必須單獨分類,也必須設置單獨的投放、收集、運輸體系,有害垃圾分類也必將作為全國性立法的分類標準。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研究員:楊小旻 袁炯賢
實習生:謝忠翔
技術支持:智媒云圖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