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的遺澤:焦桐撐起的蘭考古琴業

20世紀60年代,為了防治風沙,焦裕祿帶領蘭考人大量種植泡桐樹,泡桐也因此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焦桐”。誰也沒想到,半個多世紀后,廣植于蘭考的泡桐成為極佳的樂器材料,為蘭考帶來利潤豐厚的收益

責任編輯:方迎忠 鄭潔

20世紀60年代,為了防治風沙,焦裕祿帶領蘭考人大量種植泡桐樹,泡桐也因此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焦桐”。誰也沒想到,半個多世紀后,廣植于蘭考的泡桐成為極佳的樂器材料,為蘭考帶來利潤豐厚的收益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31期)

河南省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幾乎每一處院落里都“藏”著一個民族樂器加工廠,遍布徐場村的八十余家樂器作坊吸收了村里大量的勞動力

20世紀60年代,為了防治風沙,焦裕祿帶領蘭考人大量種植泡桐樹,泡桐也因此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焦桐”。誰也沒想到,半個多世紀后,廣植于蘭考的泡桐成為極佳的樂器材料,為蘭考帶來利潤豐厚的收益。

2017年3月,河南蘭考,這個曾經因貧窮和焦裕祿精神而聞名的國家級貧困縣,終于脫貧摘帽,成為全國第一批實現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

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是蘭考樂器作坊最集中的村,當地第一家制造樂器的工廠中州民族樂器廠就誕生于此。

泡桐是蘭考特色木材,質地均勻,不易變形。除防風治沙外,泡桐還可以制作家具。20世紀80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