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官僚化,中國足球才有路
外行的足協領導,顯然把國奧隊看作他們的賭注,國奧隊征戰奧運會的成績,成為其烏紗帽變更的籌碼。豪賭奧運會,犧牲世界杯和聯賽,犧牲俱樂部的利益,這是對中國足球的嚴重傷害。
責任編輯:戴志勇
世界杯預選賽和奧運會小組賽慘淡收場,如何解開貌似錯綜復雜的癥結,成為中國足球的首要任務。
足協早應向民間轉身
國家隊和國奧隊兵敗,并非一兩個人的問題,病根是整個體系運轉不靈。在足球領域內,大致包括最重要的幾類人:球迷、球員、經營者、管理者,只有在良性產業鏈條里,他們才能各得其所?,F在是管理層一股獨大,中國足協只是總局的一個執行機構,連最起碼的選帥最終決定權都沒有??偩痔岢瞿媳狈謪^、暫停聯賽、取消升降級等對職業聯賽具有毀滅性打擊的建議,大事小事都要到總局去匯報的足協,自然很難頂住壓力。
正因中國足協僅為總局的一個“辦公室”,足協的官只算是總局的辦事員,結果就是中國足球職業化15年來,依然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化。
在現行的體制下,中國足協與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足協高層必須在總局的精神和要求下行事,并非真正的民間或者市場化實體。如此,則中國足協必然先對上級負責,而不是首先對中國足球負責。本來,讓各級國家隊出成績,這樣足協才能對上出政績,對球迷有所交代,但實際卻又并未做到。在其他長期目標上,比如發展民間的足球運動,擴大足球在中國的群眾基礎等,本屬于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