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制造”幕后玩家
他是國際手機巨頭眼中的“魔鬼”和“鴉片輸送者”,他又是許多中國商人眼中的“天使”、“教父”和“恩師”。
責任編輯:吳傳震
臺灣股王聯發科研發出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手機芯片,將之應用到大陸市場,締造出重塑國內手機業的山寨力量。如今,聯發科打算復制“秘密武器”,向液晶電視及其他數碼領域進軍
他是國際手機巨頭眼中的“魔鬼”和“鴉片輸送者”,他又是許多中國商人眼中的“天使”、“教父”和“恩師”。
從2001年開始,他憑借手中的秘密武器——低價、整合性高的手機芯片,相繼攻占廣闊的中國大陸黑手機和白牌手機市場,并使自己的企業成為僅次于德州儀器和飛思卡爾的全球第三大手機芯片廠商。
他就是臺灣聯發科公司董事長蔡明介,一個信奉“破壞式創新”經營理念的臺灣商人。在他的領導下,聯發科過去7年內實現狂飆式增長,2007年營業收入達807億元新臺幣,比前一年度增長43%,成為“臺灣股王”。
如今,除了夏新和華為之外,幾乎所有的中國手機廠商都使用聯發科的芯片。不過,蔡明介并不滿足,他打算復制他的手機芯片模式,向液晶電視及其他數碼領域進軍。
超級芯片
1999年時,聯發科在臺灣科技業還是一家生產光存儲和DVD芯片的二線廠商,并不為外人所知,但這家公司的老板卻野心勃勃,看中了利潤更加豐厚的手機芯片業務,此時,中國手機市場正飛速增長。
不久,聯發科開始進行前期研發試驗。但2001年聯發科在臺灣上市后。當時董事會對于是否要組建手機業務團隊存有疑慮,很多投資者擔心聯發科無法從國際芯片大廠虎口奪食,而且亞洲當時還沒有一家公司敢涉足這個領域。
幸好當時聯發科的光存儲和DVD芯片已經初步確定了全球霸主地位,到2003年聯發科手機芯片研發出來時,上述兩項業務均已經做到全球第一的地位。
“對于一個頭上頂著兩個世界第一銷量的公司來說,它要做任何事情,估計沒有人會再懷疑和反對了。”主管聯發科中國業務的一位高管說。
但聯發科遇到了一個巨大的挑戰,臺灣過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技術與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