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羅雪娟 池里池外,水濁水清——“蛙后”的后奧運生活
17歲那年,羅雪娟說九運會的游泳池水“不干凈”,20歲那年,羅雪娟說奧運奪金“要感謝所有喜歡我和憎恨我的人”,而24歲的羅雪娟,已開始“不偏執于水濁水清”?!?/blockquote>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王霞
四年前雅典的泳池,羅雪娟是主角,是女子100米蛙泳的冠軍?,F在的羅雪娟,是一名普通的奧運觀眾。
去年1月,羅雪娟宣布因心臟疾病退役?,F在的羅雪娟,在水立方,為師妹劉子歌奪得200米蝶泳冠軍而歡呼雀躍。
17歲那年,羅雪娟說九運會的游泳池水“不干凈”,20歲那年,羅雪娟說奧運奪金“要感謝所有喜歡我和憎恨我的人”,而24歲的羅雪娟,已開始“不偏執于水濁水清”。“如果不發生4年里的那些事情,我現在應該還在電視機面里,穿著泳裝,跟四年前沒有太大的區別。”羅雪娟微微笑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你有沒有聽過微積分”
“在校園里,整個學習的過程就像填補之前的空白,只是,一張白紙,不管怎么填都還是白的地方多。”
羅雪娟現在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學生。“右腦是智力,左腦是運動。”羅雪娟對本報記者說。某種程度上說,雅典奧運前,她的生活主要就集中在左腦,“不在泳池里,就在去泳池的路上”;而她之所以去北京大學讀書,也是希望“對自己視野有一個開闊,讓大腦重新開啟”。
羅雪娟最初感興趣的是心理學,因為“國外的運動員心理咨詢與訓練,在整個專業體育中已經發展得很完善了,而我們自己的隊伍,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然而,體育專業和教務部的老師提醒她:“你學過高等數學嗎?……你有沒有聽過微積分?……”“心里真的是沒底”,于是羅雪娟決定去國際關系學院,因為“如果想要進一步在體育的圈子里發展,去爭取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的名額,那么肯定需要些國際關系知識”。
校園生活并不像競技訓練那樣有緊張的訓練壓力,但“一絲緊迫感”依然存在。&ldquo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