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 教育改革最大的短板還是在農村

義務教育現在更注重講鞏固率,有些人雖然上學,但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輟學?,F在只要有學生的地方,小學和初中都有學可上,但鞏固率在97%以上就很不容易。
義務教育現在更注重講鞏固率,有些人雖然上學,但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輟學?,F在只要有學生的地方,小學和初中都有學可上,但鞏固率在97%以上就很不容易。

責任編輯:吳筱羽

(本文首發于2019年10月24日《南方周末》國史新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報道之教育公平)

義務教育現在更注重講鞏固率,有些人雖然上學,但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輟學?,F在只要有學生的地方,小學和初中都有學可上,但鞏固率在97%以上就很不容易。

2017年11月2日,只有一個教師和五名學生的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高文村加林屯教學點,學生們在玩游戲。 (視覺中國/圖)

1977年10月,在湖北荊門山區下放的青年周洪宇,聽到廣播里播送“恢復高考制度”的新聞。和那一代人一樣,這條廣播改變了他的人生,日后成為中國教育研究者的周洪宇一直認為,這是中國教育70年來的第一件大事。

后來的周洪宇成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致力中國教育史研究長達三十余年。

2019年10月21日,他擔任總主編的《教育奠基未來——新中國教育70年叢書》出版?!斑@套書準備時間長達數年?!敝芎橛钫f,“中國教育學、中國教育事業發展70年后應該有一個系統的梳理。特別是教育學科的建設,它究竟是怎么走過來的,有哪些重要的成果?!?/p>

另一方面,周洪宇也坦承,中國教育發展歷程往前推進還面臨諸多難題。如何縮小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間的差異,如何提升高等教育的教育質量等,都是他正在思考的問題。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 (視覺中國/圖)

義務教育完全普及了,但還要講究鞏固率

南方周末:你主編這樣一套書的邏輯是怎樣的?

周洪宇:這套叢書共3冊,分別從新中國教育70年70位教育人物、70篇教育文章和70部教育著作等三個方面,對新中國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文章和著作進行梳理。

整體的邏輯思路就是以70年中國教育改革的發展脈絡為主線,對成就進行梳理和總結?;赝麣v史的同時,啟迪后學??匆豢次覀兘逃@70年里的人物,他們是怎么與時代同行,尋教育真知,建強國之基的。

南方周末:書里這么多教育人物,有沒有哪位你覺得雖然平凡,但對中國教育的進程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周洪宇:這樣的人物有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方明。

他新中國成立前就是陶行知的學生,陶行知當時稱他為“小先生”,因為他師從陶行知時,年齡很小。而且能做到既知己既傳人,教他人識字。

新中國成立以后,他一直在全國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