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恢復IOC席位40年,關于奧林匹克還有什么需要知道的?
“不要過分地追求金牌的功能,靠多拿金牌證明中國人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責任編輯:孫凌宇
“不要過分地追求金牌的功能,靠多拿金牌證明中國人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2019年10月17日, 2019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上,中國奧委會展臺北京體育大學學生表演“沁園春.雪”舞蹈
1979年10月25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執委會在日本名古屋通過了一項決議,“名古屋決議”賦予了中國奧委會在國際奧委會(IOC)中的合法權利,并要求中國臺灣更改其當時使用的歌、旗和會徽,只能以“中國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留在國際奧委會中。
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姆扎里在國際奧委會總部宣布,國際奧委會經過全體委員通信表決,以62票贊成,17票反對,1票棄權,批準了“名古屋決議”。
當年11月27日,中國奧委會在北京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時任中國奧委會主席鐘師統宣布,中國將派體育代表團參加1980年冬季奧運會和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后未參加莫斯科夏奧會)。
自許海峰在洛杉磯奧運會(1984年)為中國拿到第一枚奧運金牌以來,中國體育代表團共獲得240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夏奧會227枚,冬奧會13枚)。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金牌總數位列第一,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需要金牌,而我們也已經做到了?!鼻皣殷w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在自己的回憶錄《袁偉民與體壇風云》一書中坦言,“中國是泱泱大國,要贏得起、輸得起。不要過分地追求金牌的功能,靠多拿金牌證明中國人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中國奧委會重返IOC40年的今天,我們不再僅僅聚焦回望金牌之路,而是透過歷史資料,拓展我們對奧林匹克主義的認知。一起來了解下國際奧委會歷史上三個非常強勢的主席——顧拜旦、布倫戴奇、薩馬蘭奇,他們各自的任期都超過了20年。以至于有記者抨擊這個秉持國際主義和世界性的現代組織在組織管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