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歐洲趕秋
從巴黎來到蘇黎世,即刻被她的秋色融化了。
責任編輯:楊嘉敏
從巴黎來到蘇黎世,即刻被她的秋色融化了。
這一路趕秋,從中歐到西歐再到南歐,色彩斑斕,但也會蕭瑟凄冷。圖為秋日晴空下的馬德里麗池公園。
十月底到巴黎,已是初冬。鉆了9天博物館,十一月初,抵達蘇黎世。過錫爾河,老遠看見樹梢上鮮潤的黃色在雀躍,我長舒一口氣,終于神清氣爽了。
蘇黎世小巧精致,一天半就能逛完市中心主要景點??刺焐€早,就順歌劇院附近的上坡路一直向上,哪知漸入佳境,看到了欲滴的紅葉,比先前林登霍夫山遠眺的秋意更濃。暮色將起,繼續探入深巷。這時,走來一位優雅的老夫人,用清晰流利的英語對我說,向上走,上面有個漂亮的花園。我謝過這位最嬌嫩的老夫人,而她那淡紫色的短發和淡粉色的潤唇,就印在我腦海里了。我猜她一定頭發全白了,才能染出這么輕軟如霧的紫色,紫氣東來,難得的貴氣。
上到頂,繞三圈,終于發現了虛掩的花園門。斗膽而入,又發現一樹紅葉在盛放,紅葉的后面,是華燈初上的窗戶。此情此景,不正是陸游的詩句:霜高初染一林丹的現實版嗎?
蘇黎世無名小公園里的槭樹正艷。
繼續旅程,11月10日,來到伯爾尼。一條維格河蜿蜒成幾字形,向西開口,格出了這座城市的商業區和文化區:幾字形的里側,也就是河流的西側一直到火車站,是商業區;幾字形外側,即河流的東側沿岸,有博物館若干,我就管它叫文化區了。由于地勢起伏較大,雖然格局不大,也有層巒疊嶂之勢,蔥蘢的植被掩映著建筑和橋梁,兩岸對景,好像相聽兩不厭的凝固音樂。在市中心腳力所達的范圍內,維格河幾字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