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印度:當葡萄牙遇上南亞次大陸

一般人印象中的印度,總有這么幾個關鍵詞:色彩絢爛、建筑華美、咖喱、臟亂、火車頂都是人……身臨其境才發現,印度文化其實很多元,穆斯林、印度教、佛教、錫克教,英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蒙古人、阿拉伯人,諸多元素交融,形成紛雜多彩的印度。但無論如何,在印度旅行,眼睛是驚艷的,味蕾是刺激的,身體是辛苦的,腦筋是緊繃的,時刻要與小販、三輪車夫、討小費的閑人斗智斗勇,沒有一刻能輕松清靜。

責任編輯:楊嘉敏

一般人印象中的印度,總有這么幾個關鍵詞:色彩絢爛、建筑華美、咖喱、臟亂、火車頂都是人……身臨其境才發現,印度文化其實很多元,穆斯林、印度教、佛教、錫克教,英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蒙古人、阿拉伯人,諸多元素交融,形成紛雜多彩的印度。但無論如何,在印度旅行,眼睛是驚艷的,味蕾是刺激的,身體是辛苦的,腦筋是緊繃的,時刻要與小販、三輪車夫、討小費的閑人斗智斗勇,沒有一刻能輕松清靜。

印度香料市場上豐富的色彩。 (駱儀/圖)

也有例外,是在遠離城市的西部沙漠,阿拉伯海畔的前殖民地,果阿(Goa)和科欽(Kochi)。如果你有更長的假期,允許你把足跡從嘈雜的金三角(德里、阿格拉、齋浦爾)延伸至這些邊遠城市,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印度。

印度數百年的被殖民史,留下最深刻印記的非大英帝國莫屬。英語至今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的鐵路大多是英國人修的,印度的議會制度與英國如出一轍。然而,當你從英國人的根據地孟買南下,到達果阿,葡萄牙人的慵懶風情撲面而來,英國人的刻板保守隨風而去。唰——唰——海浪聲中,一恍惚,已不知身在何處,今夕何夕。

風輕云淡,但色彩依舊高飽和度的果阿海灘。 (駱儀/圖)

果阿:圣徒與天體浴

在印度一個月,幾乎頓頓吃素,因為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不吃牛,穆斯林不吃豬,還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吃肉,我也只能入鄉隨俗一起齋戒,吃咖喱蔬菜和大餅。到了果阿,問飯店老板有什么菜,他隨口說:“雞肉、牛肉……”“什么,你們竟然有牛肉?”“是的,果阿有牛肉?!痹谝粋€牛被奉為神的國家吃牛肉可不是尋常事,果阿從此刷新我對印度的認識。

果阿是印度罕有的天主教城市,留存多座數百年歷史的教堂,十字架與濕婆神像并列,還是一位圣徒的長眠地。圣方濟·沙勿略(St. Francis of Xavier),耶穌會的創始人之一,把天主教帶到亞洲的先驅者,被天主教會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傳教士”。不過,他的死比他生前更具影響力,讓他從普通人變成圣人。1552年12月3日,沙勿略在廣東上川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貳東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