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省份三季報:粵蘇GDP超7萬億,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破5萬
“10萬億大省”要誕生?
各省份2019年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陸續出爐。截至11月1日,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全國已有29省份公布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有17省份GDP增速超全國均值;隨著各地區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上漲,地方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消費結構升級態勢更加顯現。
GDP
廣東、江蘇繼續領跑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東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梳理,在今年公布前三季度GDP數據的29個省份中,廣東以77191.22億元的GDP總量問鼎全國。按照該數據測算,今年廣東GDP總量突破10萬億大關幾無懸念。
廣東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新洪解讀數據時表示,從“三駕馬車”看,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雙雙創下今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呈現出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內需支撐更加顯著。從產業動能看,第一、二、三產業實現增加值分別增長3.8%、4.6%和7.9%,體現前三季度廣東三次產業生產有支撐。
江蘇、山東、浙江分別以72199.6億元、62309.4億元、43199億元的GDP規模緊隨其后。與去年同期相比,江蘇沖破6萬億元,與廣東同入“7萬億元俱樂部”。不過,江蘇前三季度GDP總量跟廣東差距約5000億元,較去年同期(約3600億元)有所擴大。
另外,河南、四川、湖北GDP總量均突破3萬億元大關,分別達到39055.64億元、33892.94億元和30509.42億元。
增速方面,29個省市中,已有17省份GDP增速超全國平均增速(6.2%),包括云南、貴州、西藏、江西、福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河北、浙江、山西、寧夏、廣東、江蘇和重慶,而云南以8.8%的同比增速繼續保持在全國首位。
云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云南第二產業以高出全國4.9個百分點的同比增速,成為支撐全省經濟總量高速增長的中堅力量。
收入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萬
在已公布的各省份數據中,上海、北京兩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2292元和50541元。而上海和北京也是前三季度全國僅有的“5萬元俱樂部”成員。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882元。由此看來,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山東、遼寧這9個省份的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全國平均線。
增速方面,全國居民收入平均名義增速為8.8%,從各地數據來看,共有17省份超過這一增速水平。西藏、貴州、安徽、云南等省份名義增速均超10%。
與收入息息相關的則是就業,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7%。9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低于5.5%的預期控制目標。
收入增長也為挖掘地方消費潛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464元,與全國水平相比,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廣東、江蘇、福建、遼寧、湖北9個地區均超全國平均水平。
消費支出上漲的背后,是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前三季度,中國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居民人均食品煙酒類支出4310元,在總支出中占27.9%,同比下降0.6%;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766元,同比增長13.5%,增速位列各類支出之首。
網絡編輯:貳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