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機長的養成,都是沒有盡頭的修煉
從允許無關人員進入座艙,坐在機長席位擺拍那一刻起,機長等于把自己至高無上的職責降格到普通友誼,甚至娛樂高度,他肩膀上代表責任的第四道杠早已黯然失色。
責任編輯:聶寒非
從允許無關人員進入座艙,坐在機長席位擺拍那一刻起,機長等于把自己至高無上的職責降格到普通友誼,甚至娛樂高度,他肩膀上代表責任的第四道杠早已黯然失色。
隨著一名女子坐在客機駕駛艙內自拍照的網上瘋傳,桂林航空的那位涉事機長被宣布終身停飛。對于一名飛行員而言,這是嚴厲到冰點的懲罰措施,意味著其職業生涯可能就此結束。
如果審視一下現代民用航空安全規章,感受一個世紀里這些準則點滴凝聚形成過程中所付出的無數生命代價,你絕對不會把那些規章僅僅理解為一摞打印文件。事實上,世界各國民用航空管理機構早已形成了一個重要的通行準則——即任何對已有規章的主觀故意違犯行為給予嚴厲處罰。安全規章不是紙老虎,而是會吃掉你職業生涯的真老虎。
一個機長是如何養成的
幾個世紀前,從航船鼓脹著風帆離港那一刻,船長就是這塊甲板上至高無上權威的擁有者,這種權力甚至可以責打違禁者乃至剝奪其生命。古老的海事傳統在賦予船長最高權力的同時,也把至重責任委托給他,在船只沉沒或損毀的時刻,船長必須是最后離開的人。如果他無法挽救船員和乘客,船長甚至會放棄自己逃生的機會——即使他可以這樣做。這種傳統背后的理由很簡單,在茫茫大海上,擁有精湛技術和豐富經驗的船長,是最具能力保障航船和乘客安全的第一責任者,如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