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攝入過多易引發認知障礙
大量研究表明,日常飲食中攝入鹽分過多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鹽攝入量過多也會增加認知障礙風險。
責任編輯:朱力遠
大量研究表明,日常飲食中攝入鹽分過多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鹽攝入量過多也會增加認知障礙風險。
2019年10月23日,美國康奈爾大學韋爾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志發布了最新成果,他們通過高鹽飼喂小鼠模型發現,小鼠神經系統中一種含量豐富的重要蛋白過度磷酸化,可能是鹽分攝入過多引發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認知障礙的重要原因。
高鹽飲食的健康隱患
眾所周知,生命起源于海洋。地球早期生命在富含鹽分的海水中生活長達30億年以上,早已習慣以氯化鈉為主要成分的高鹽海水環境。鈉離子也在人體生命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維持人體血液體積,血液、滲透壓平衡和酸堿平衡等。鈉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元素,食鹽自然也成為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和國家的戰略物資。大多數國家和民族都經歷過食鹽匱乏的年代,食鹽在中國的炎黃戰爭、美國南北戰爭、印度獨立運動等歷史事件中也都發揮了重要影響。
隨著制鹽技術和工業的發展,食鹽供應日益充足和穩定,攝入過多食鹽卻給人類帶來很多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腎病和中風等。2014年,由美國塔夫茨大學、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等機構一百多位研究人員組成的全球疾病營養和慢性病負擔專家組對全球鈉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相關性進行了系統研究,他們收集了來自66個國家(涉及的成年人數量占到全球成年人的74.1%)的鈉攝入量數據,這些數據是通過尿液排泄和飲食來確定的,結果發現2010年全球鈉的平均攝入量為3.95克/天,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2克/天,約有165萬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可歸因于鈉攝入量超標,約占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總數的9.5%,其中約62%為男性。
近期,高鹽飲食與認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