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習近平,他們這樣講述上海故事

深秋,上海,東方漁人碼頭,人頭攢動。

11月2日,習近平在上??疾鞎r來到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楊樹浦水廠濱江段,同正在休閑健身的市民親切交談。

深秋,上海,東方漁人碼頭,人頭攢動。在綿長的岸邊,或散步,或聊天,人們的話題不約而同地提及幾天前的那場遇見。

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疾?。在楊浦濱江,在古北社區,總書記同基層干部群眾親切交談。

“我們濱江一天天見好!”

黃浦江孕育了上海的繁華

見證了城市的變遷

但“臨江不見江”

曾是許多上海市民心中的遺憾

如今,黃浦江兩岸45公里公共空間已貫通

楊浦大橋以東2.7公里景觀帶也已向外開放

昔日的“工業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

以公園綠地為主的

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

為上海,又添一道靚麗風景線

11月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楊浦濱江公共空間楊樹浦水廠濱江段,沿濱江棧橋察看黃浦江兩岸風貌??吹娇倳泚砹?,一名兩歲半的小朋友奶聲奶氣地說:“爺爺好呀!”總書記高興地問他幾歲啦,并親切地把孩子抱入懷中。

上海楊浦區濱江建設者 錢亮:在小家伙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們就無數次地來過,眼看著我們濱江一天天見好。把我們的濱江的公共空間建設好,這是總書記對我們的囑托,所以我們要加倍努力。

小朋友全家住浦東御橋,父親錢亮是來了二十多年的“新上海人”。作為一名楊浦濱江的建設者,他從6年前就開始參與開發設計和改造,從土地收儲、規劃、貫通、功能提升……錢亮目睹著濱江段每一次的美麗變化。

同樣作為濱江建設者的左衛東,是當天在漁人碼頭的人群中,第一個和總書記握手的人。他向總書記介紹說,楊浦濱江建設四年,還江于民,離不開每一個濱江人的努力?!拔覀優I江建設者將牢記總書記的話,一代又一代建設好濱江,為更多老百姓提供更加美好的濱江體驗?!?/p>

上海濱江建設者左衛東

建設者章琳琳對當天的印象依然深刻,她回憶道:“遠遠就看到總書記坐上了游覽車,本以為他不會和我們互動了,就拼命向總書記揮手致敬。沒想到,他竟然讓車子停住,下車朝著我們走來?!笨倳浫涛⑿?,揮手致意。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章琳琳一直咀嚼總書記的這句話。她說,把總書記的要求落實到濱江建設,就是要把塑造濱水空間的最終落腳點放在“人”上,處處以人為本,讓人們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

非常幸運,生在這樣一個美好時代

100年前

300多家企業在楊浦濱江

開啟了中國的近現代工業時代

今天

老廠房正與新景點在這里

深度交融

▽▽▽

在空中走廊

感受百年工業遺存的歷史沉淀

在創意空間里

品味書香茶香咖啡香

人工智能等高質量發展的產業

在這里不斷崛起

江岸巨變

成為改革開放壯麗畫面的真實寫照

看得到的巨變在江岸

巨變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

呈現在百姓的笑臉上

當時正在江邊作畫的沈佳輝

向總書記展示了她眼中的濱江風景

上海楊浦市民 沈佳輝:總書記說要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非常幸運,我們生在楊浦生在上海,生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能夠去記住歷史、記住鄉愁。

黨群服務站 :“初心”故事每天上演

在楊浦濱江公共空間

木結構搭成的“人”字小屋

就是人人屋黨群服務站

自2018年7月1日正式運營以來

人人屋黨群服務站全年無休

每天站點內都有專職人員

提供咨詢、講解、導覽等服務

還提供血壓儀、除顫儀等醫療設備

深受周邊居民和濱江游客的喜愛

在這個開放式黨建服務平臺

第一批全國勞模、年近九旬的黃寶妹老人

向總書記講述她在這里的生活

全國勞動模范 黃寶妹:我說我親眼目睹看到我們祖國的發展,(總書記)說你是見證者、參與者、奉獻者。(總書記)又問那你退休后干什么,我說做社會工作、小區工作。因為我是工作退休了,黨員不退休的,黨員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所以我在小區里、社會上面我喜歡做好事,幫人辦事。我們發動青年人一起來為國家建設(努力)。

黃寶妹老人出生在浦東,十幾歲進入日資裕豐紗廠(國棉十七廠的前身),在這里工作了四十多年,先后7次被評為上海市、紡織工業部和全國勞模。導演謝晉曾以她的事跡拍攝了電影《黃寶妹》,在影片中黃寶妹扮演她自己。

黃寶妹先后7次被評為上海市、紡織工業部和全國勞模。

26歲那年,組織任命黃寶妹當干部??勺谵k公室沒幾天,她渾身不舒服,又找到上級部門要求回車間:“生產很有意義,我愿意一直當工人?!本瓦@樣,黃寶妹當了一輩子工人。

退休后的黃寶妹依然精力充沛,健步如飛,她的一大樂趣就是在社區給年輕人講黨課。

“以人為本”的情懷

“為民服務”的理念

讓“初心”故事每天在這里上演

融匯了百年人文歷史的濱江水岸

也因為黨建的融入

更加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

小社區肩負大使命

開通社情民意直通

服務基層群眾參與立法

古北社區有一趟“立法直通車”

它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2015年在全國設立的

四個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

四年來

有1800余人次先后參與立法意見征詢

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時,居民代表和街道立法聯系點信息員正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修正草案)進行征詢討論。

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信息員 劉正東:總書記頻頻點頭,講有不同意見很好,大家可以交流可以討論,這就是我們體現了我們社會主義的真正的民主,我們的民主是全過程的。

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 胡煜昂:雖然是小社區,但是肩負著大使命。我們要繼續做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真正體現總書記強調的讓人民當家作主。

立法變得更接地氣

國家主人翁的自豪感更強

這輛“立法直通車”

以“初心”為起點

以“民心”為方向

起點未變 初心不改

方向未變 矢志不渝

51%為境外人員 這里有個“小小聯合國”

古北市民中心所在社區

面積2.02平方公里

人口3.2萬

其中51%為境外人員

“小小聯合國”名副其實

在市民中心一樓的虹橋海外人才薈等服務窗口

境外人員可以一站式辦理各項行政事務

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 胡煜昂:主要提供了國內人才和海外人才的一共12項業務的服務和受理。 總書記就問都要到這里來辦手續嗎?我們說最多跑一次,特別是境外人員的24小時的住宿登記,還有以前他們都是在出入境(管理局)辦理,現在在社區就可以辦理;還有就是外國人的來華工作許可。他們只要線上提交材料,然后我們在后臺審核,他們帶著材料的原件到窗口來就可以辦結了。

德國工程師 葉高瑞:這里提供一站式服務,這點特別棒。有任何問題,他們也會幫助你,這里的人們很熱心,他們特別愿意幫助外國朋友。

英國教師 大衛:見到習主席本人特別興奮,我感到他特別溫暖。我和他握了手。他問我,你來中國多少年了。我用中文說,三年了。他說,好呀,好呀。

在古北社區

居住著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

工程師葉高瑞來自德國

中國妻子、可愛女兒和古北生活

讓他感覺——很幸福

教師大衛來自英國

在上海已經前后居住近7年

這里為他們提供的政策和服務

令大衛直呼:住在古北

好像住在自己的家鄉一樣

安居樂業 其樂融融

深秋的上海

因為總書記的到來

特別溫暖

特別溫暖來自

衣食住行、教育就業、醫療養老、

文化體育、生活環境、社會秩序等方面

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特別溫暖來自

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扭住突出民生難題

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

一年接著一年干

特別溫暖來自

人民群眾有更多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勇挑最重擔子

敢啃最難啃的骨頭

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在總書記的殷殷期待下

上海奮力創造新時代新奇跡的畫卷

正徐徐鋪開……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