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全款5折!學區房地鐵房特價拍賣!房企血拼雙11背后:數千億債務泰山壓頂
今年的“雙十一”狂歡,房地產也加入其中,背后原因是債務將集中到期,現金流緊繃的房企只得抓住一切機會加速去化。
今年的“雙十一”狂歡,房地產也加入其中,背后原因是債務將集中到期,現金流緊繃的房企只得抓住一切機會加速去化。
與以往不同,今年的“雙十一”不只是快消品的狂歡,房地產也加入其中,早早開始為“雙十一”預熱。
阿里、京東、蘇寧三大電商平臺都在“雙十一”期間推出房地產的特別優惠,“新房全款5折”、“拍賣特價學區房、地鐵房”等。融創、恒大更是直接開通線上旗艦店,還有不少開發商線下以“雙十一”為名進行促銷。
開發商苦戰“雙十一”的背后,是傳統售樓黃金期“金九銀十”市場平淡,融資環境依舊嚴峻,開發商資金持續吃緊。房企在2015年大量發債,如今債務集中到期,現金流緊繃的房企只得抓住一切機會加速去化。
開發商降價促銷備戰“雙十一”
“雙十一”在即,今年淘寶“雙十一”的紅包玩法是比“蓋樓”。在大家呼朋引伴一起“蓋樓”蓋得正歡時,賣樓的開發商也在火熱備戰“雙十一”。
11月1日,融創西南旗艦店在京東平臺上線。據京東官方微博介紹,活動期間購房者可在店內參與111元搶單套最高190萬購房補貼,成功可獲西南五省指定房源補貼線下搖號資格。
京東早已發布“雙十一”期間關于房地產的相關活動。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京東將在70個城市,聯合超過200家房地產開發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惠房源。而且,新房全款5折起,優惠額超過3億元。
與電商合作的開發商不止融創。同在11月1日,蘇寧集團和恒大集團宣布,雙方將在11月1日至11日期間合作賣房,累計在全國820個樓盤中拿出1111套房源,產品類型包括洋房、高層、小高層、公寓、別墅,涉及學區房、地鐵房等多種房源。
恒大集團官方旗艦店也已經進駐蘇寧易購平臺,“每日秒殺一百套特價房源,最高優惠超百萬”的大標語十分醒目。
在線下,恒大還將借助蘇寧易購門店和蘇寧小店,進行線下渠道拓展。而蘇寧渠道銷售團隊的16萬名員工,也將通過恒大的恒房通平臺成為恒大的銷售顧問。
集團公告顯示,恒大依靠打折促銷,在九月、十月的銷售金額分別取得831億元和903億元的好成績。根據克而瑞統計,恒大1-10月累計銷售金額達5407.2億元,排名第二。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旗下阿里拍賣披露,今年天貓“雙十一”期間,將有上萬套特價房源參與,其中部分覆蓋多地熱門學區房、地鐵房和景區房等。
“電商面臨增量難題,“雙十一”概念已經透支,電商本身想找新的增長點?!敝性禺a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房地產今年面臨銷售難題,所以兩者以前嘗試過電商無法賣房的基礎上,今年再次嘗試。他同時表示,對合作效果并不看好。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認為,開發商與電商平臺的合作有非常好的意義,可以使房企的營銷成本降低,后續能夠為房地產去庫存帶來好效益。
除了線上與電商平臺合作,開發商也在線下以“雙十一”為名進行各種花式營銷。
在中報節點趕超融創升至第四的保利,已被融創反超,落回第五。想要“沖三”的保利在“雙十一”期間鉚足了勁頭,推出“又又生活節”。保利各地官方公眾號紛紛宣傳造勢。
如河南保利發展表示“精選優質房源3450套,讓利2.4億元”;石家莊保利稱“每天推出11套特價房源,總價直減5萬-10萬元”;
被恒大擠到第三的萬科,以“嗨購節”迎“雙十一”。如廣州萬科推出“減免神券,最高直減20萬元”;佛山萬科推出1111套特價房,購房最多減10萬元。
目前銷售位列第一的碧桂園也加入其中,如碧桂園川東區域“讓利3億房源”;還有龍湖集團“雙11購房狂享季”在U享家正式開啟,優惠房源將涉及旗下近200個項目,覆蓋40余個城市。
中國房地產經紀同業聯盟主席胡景暉表示,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雙十一”給了開發商一個降價的臺階。對比過往開發商象征性地拿出幾套尾房進行宣傳,今年的“雙十一”,不少房企為了年底回款,借機進行大力度降價促銷。
債務“泰山壓頂”
今年開發商如此積極備戰“雙十一”實屬無奈。
根據機構相關研報可以看到,房企面臨著融資收緊,融資成本上升,償債壓力大的艱難處境。
在融資成本方面,克而瑞研報指出,前9個月,房企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7.03%,較2018年上升0.50個百分點。
其中,境外債券融資成本達8.08%,較于2018年增長0.86個百分點。超過10%以上的境外債融資已不再是行業個例。
同時,開發商在前幾年激進地加杠桿,多數房企身背巨債。
根據諸葛找房公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80家規模較大的上市房企的有息負債規模進一步提升到6.61萬億元,與2018年末相比上漲10.45%。
恒大、碧桂園、融創、保利、萬科等20家房企的有息負債規模超千億。整體來看,房企債務普遍密集到期,債務壓頂,未來償債壓力大。
據該機構統計,2019年上半年有息負債規模TOP20房企均超過了1000億元,總計達到42159.75億元,占80家上市房企總有息負債的63.73%。
其中,恒大、碧桂園、融創中國上半年有息負債均超過3000億元,保利地產、綠城控股、萬科、中國鐵建、中海地產等緊隨其后。
克而瑞研究數據顯示,從房企的債券到期情況來看,2015年公司債及中期票據發行量較大,多數企業的債券期限在3-7年間,今年房企面臨償債高峰期。今年下半年,房企的到期債券為1706億元,到期債券總量也處于高位。
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房企的償債壓力將進一步上升,到期債券突破3000億元,屆時房企將面臨更大的償債以及融資壓力。
重壓之下,開發商對“金九銀十”抱以厚望。恒大早早地打響促銷戰,全員買房已成行業普遍現象,然而“金九銀十”并未出現。
從克而瑞發布的九月和十月市場數據來看,除了少數頭部房企依靠大規模降價得以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外,整體樓市表現平平。
九月,全國29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面積同環比分別下降2%和6%。其中,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面積同環比分別下降19%和4%。
十月,新房成交與土地市場延續了“金九”的低迷走勢,皆持續轉冷。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量同、環比分別下跌6%、10%??硕鸨硎?,或是九月成交的低迷進一步加劇了市場觀望情緒。
二手房市場的情況也反映出樓市降溫的趨勢。據易居研究院監測的數據,13個典型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為6.7萬套,環比下降7.3%;9月13城二手房市場進一步降溫,成交量仍處于2019年5月以來的下行通道。
融資環境未出現放松的跡象,開發商們只得時刻緊繃神經,加速去化,熬下去,活下來。
克而瑞研報指出,根據房企中報披露來看,多數企業供貨節點集中在四季度,這將是業績沖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企業增加貨量供應、加強營銷力度的情況下,四季度房企整體銷售規模會繼續提升。
評論丨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效果正在顯現
榮盛發展首席經濟學家 尹中立
2018年的下半年房地產市場不及上半年的表現,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表現與2018年的走勢類似,上半年表現較好,進入第三季度之后各項數據均出現調整,而且比2018年第三季度調整的幅度更大。無疑,這是政策調控的結果。
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房地產金融政策明顯收緊,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強調“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第三季度房地產市場的各項數據在走弱,市場的分化在加劇,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效果正在顯現。
一、房地產各項數據均走弱
從土地市場看,今年三季度,住宅用地市場整體持續降溫,供需雙雙減少。300城土地市場住宅用地供應面積環比減少4.1%,同比下降6.6%。300城住宅用地市場成交面積規模環比減少5.8%,同比下降2.5%。平均溢價率較二季度下降1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三季度流拍住宅地塊共172宗,流拍面積環比增加47%,但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土地市場分化,三四線城市流拍增多。從土地市場熱度看,依然是長三角區域為首,然后是中西部、珠三角、京津冀。從土地流拍情況看,10月份,52塊地流拍,其中34塊地在三四線城市。
從銷售情況看,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1%;其中,東部、東北地區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中、西部地區銷售面積同比增長。
從銷售金額看,1-6月,商品住宅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0.3%,增速高于二季度末1.9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同期5.3個百分點??藸柸饠祿@示:二季度末與三季度末,TOP100房企累計權益銷售規模同比增速均為4%(2018年三季度數據不詳)。
從價格看:10月份中指院數據顯示,監測的100個城市,價格環比漲幅持續收窄。進入四季度打折季后,廣州、天津、濟南、南昌、合肥、武漢、長沙等一、二線城市均出現新盤降價情況。西安、昆明、重慶、南寧等中西部城市新盤價格相對堅挺。
二、傳統促銷季,房企以價換量
面臨嚴峻的政策調控,2019年房企打折促銷季較往年來得早了些。8月20日,恒大率先開始了新一輪的“恒大購房季”,各個區域開始推出優惠活動,全員營銷。碧桂園以鳳凰云為平臺,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舉辦“金秋購房節”。多數中小型房企紛紛跟隨。正在沖刺業績的正榮集團將在國慶期間舉辦全國TAO房節,13個區域逾百個項目均參與。奧園商業地產不僅優惠,從來訪到購房,各個階段都送禮。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恒大打響打折第一槍,但頭部房企以及年度銷售目標完成較好的房企打折力度有限,有的甚至不如往年。以恒大為例,歷年打折季中,2011年7.5折,2016年8.2折起, 2018年為8.9折,今年為9折。北京中海營銷部工作人員表示,“金九銀十”沒有特殊的降價促銷策略,今年已完成業績指標,不會刻意降價失去經營意義。一方面反映出頭部房企對市場長期看好,對后市較有信心;另一方面,反映出在市場環境整體偏弱,政策持續抑制特別是限價等政策影響下,房企利潤已經被縮減,折扣空間有限。
三、三季度房企融資環境整體偏緊
房地產行業資金趨緊。1-9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長7.1%;增速較1-6月回落0.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從月度走勢看,9月份房企到位資金小幅改善,增速比1-8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增速回落走勢。
從資金來源結構看,受政策影響,房企融資途徑更加正規化,表外融資規模減少。1-9月份,國內貸款增速較二季度末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0.7和14.2個百分點;而自籌資金增速較二季度末和去年同期分別降低1.2和7.9個百分點。
從主要融資渠道看,三季度信用債融資規模較去年同期下降15.6%,較二季度小幅增加7%;海外發債規模較二季度下降15%,較去年同期增加38%;房地產類集合信托募集規模同比下降15.5%,環比減少13%。
9月份房企發行信用債和海外債融資成本較一季度均有上升。報告分析稱,部分擴張型房企融資成本已經從過去的8%左右直接上升到10%以上,甚至有些企業已經達到13%。
展望未來,在政策力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總體將持續走弱趨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