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店里的書人書事
《給作家標個價》,(日)出久根達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版,49.00元。 《書店日記》,(英)肖恩·白塞爾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9月版,79.00元。 《舊書浪漫》,李志銘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年8月版,88.00元。
□ 林頤
1.《給作家標個價》
出久根達郎是一家舊書店的老板,自少年時沉潛五十余載,既培養了閱讀品位,也培養了選書的眼光。他說:“舊書的價格當然有其依據,不是隨便亂定價的?!币簿褪钦f,大眾對作家地位的基本認知,通過舊書業的作品定價能得到反饋。
該書副標題叫“舊書店的文學論”,涉及司馬遼太郎、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夏目漱石、石川啄木等二十四位日本著名文學家。每天巡游書山,隨手抽取某本,作家的生平、故事、八卦、緋聞或與作品有關的糾葛,如數家珍,平日里耳濡目染,早就印在心里了。
比如《薔薇和少女》。出久根達郎回憶,從前有一天,K先生帶著文庫本《盛開的花》到他店里,他們熱烈討論,這書是怎樣以專欄形式連載的,川端康成為何寫了這部小說,其他作品如何如何。出久根達郎還想起童年無書可讀、四處收集報紙狂熱地制作剪貼本的經歷。在與K那番談話三十年之后,他打電話給姐姐詢問往事,進而結識了“龍生書店”的店主大場先生,兩人又有一番很長的對話,說及川端康成“淺草系列”與作品里的少女形象……
二十四篇文章,漸次地從容地展開。出久根達郎講述作家的文學理念與藝術價值,也講解了影響舊書價格的其他因素。品相上佳的初版本大多被圖書館或個人收藏了,能在市場上流通的實在太少了;書的附件是否齊全,是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之一,外封、書套等是否完好,是很要緊的。比如,三島由紀夫那部《裸體和衣裳》,相差區區一條腰封,價格竟有十倍之差,這條腰封竟值13.5萬日元呢,因為三島的趣味就在這腰封之中啊。這真讓我這樣原本嫌棄腰封的中國讀者大吃一驚了。
2.《書店日記》
全世界有多少舊書店,就有多少有趣的老板。
肖恩·白塞爾是蘇格蘭最大的二手書店The Bookshop的主人,擁有十萬冊古舊書籍。十萬!很多人慕名拜訪。不像溫厚的出久根達郎,看到亂轉悠的顧客,肖恩很不耐煩?!皠e說蠢話,否則他會發到臉書上”。一位顧客告誡友人。嗯,肖恩會在日記里狠狠吐槽的。
毒舌的肖恩說:“真正的愛書人少之又少,不過自認為愛書的人卻有許許多多。后一種人很好辨認——他們常常一起走進書店就自我介紹說是‘讀書人’,還要向你強調‘我們熱愛書籍’?!睆亩碌蕉?,肖恩記錄書店的日常,匯集為《書店日記》。絮叨,原生態,犀利,冷幽默,一筆“流水賬”成了暢銷書。
肖恩比出久根達郎更接近于本色的生意人。說起來,他進這個行業純屬偶然。18歲那年,肖恩在散步時看見堆滿書籍的The Bookshop,他說:“這家店到年底一定會倒閉?!?1歲那年,肖恩回到故鄉,發現這家書店居然還在,他又剛巧沒事好做,就在店主的勸導下接手了這個原來在百年老屋基礎上改建的古舊書店。
刁鉆的顧客指著鉛筆印兒說那是定價,指不定是他們偷改的。什么樣的書,值什么樣的價,賣家心里要有數。這么多的書,來來去去,可不容易。與顧客斗智。愛買不買,肖恩很任性。6.5磅,嫌貴?好吧,回頭就標8.5磅,你買還是不買。與各種書展、讀書會、網上平臺、郵局等打交道,書店并不是天堂,細碎的煩惱,生活逃不掉。在送上門的“垃圾”里披沙揀金,不時也有撿漏;消息靈通,奔波搶購珍本,哪些收哪些不收,給什么樣的估價,都是極考驗人的。
盡管肖恩表現得錙銖必較,但他有種執拗的天真。表面的刻薄與不經意流露的柔軟,是很可愛的矛盾品質。
3.《舊書浪漫》
李志銘行走臺灣各地,“從臺北鬧市到城南深處,從花蓮一隅到九份山腰”。這既是一個書癡的淘書歷程,也是臺灣二手書業的一份觀察。不同于The Bookshop為節省成本而落址小城,臺灣二手書店多隱于市?!皶暝诔鞘欣?,就像是一段段被傳唱的故事?!痹诮稚献咧?,拐個彎,可能就遇上一家小書店。規模不大,燈光暖黃。
這類書店常走特色路線。比如,蘭臺藝廊兼做藝文展覽,李志銘淘得蔡琴絕版黑膠唱片《火舞》、廖未林設計封面的舊版小說《多色的云》等心愛之物;明目書店是以社科類學術著作為主的簡體書店,維持了老派的人情味,可以讓書友們埋頭在紙箱里自行翻找;舊香居被李志銘譽為“創造魔法奇跡的一處童話游樂場”,女主人就是店內移動的風景,融合法式風格的書店沙龍讓舊書店有國際的潮范……各有風情,韻味不一,而書都是根本。
從建筑從業者轉型為寫作者,先后推出《裝幀時代》《裝幀臺灣:臺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這也是一個淘書人、愛書者的自我進化之路?!杜f書浪漫》的第一部分尋店,第二、三部分是私人閱讀經驗。
舊書店現在普遍生存艱難。李志銘說自己訝然驚覺:桂冠書局、木心書屋、草葉集概念書店、儒林書店、墊腳石書店、凱風卡瑪……它們都消失了,只在心頭留下悵然的背影。臺灣個體書店經營者在2008年成立獨立書店聯盟,以期獲得更多的活動能量與生存空間。
肖恩·白塞爾在《書店日記》里不斷記錄書店的當天收入,慘淡經營,努力維持。舊書業前路茫茫,不過,我想,總有些人,就算在夾縫里,也能騰挪轉移,拓出獨特的空間。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