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食安法條例將施行 新增“罰款到人”條款倒逼企業責任
南都訊 記者劉嫚 發自北京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自12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條例增加“處罰到人”制度,有專家對此指出,“罰款到人”一方面是個人承擔法律責任的表現,另一方面將達到懲戒的效果,對于倒逼食品企業履行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有重要意義。
確立“處罰到人”制度 倒逼食品企業主體責任
南都記者關注到,條例第75條確立的“罰款到人”制度,是條例修訂的一大亮點。
第75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等單位有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違法情形,除依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給予處罰外,存在“故意實施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性質惡劣”或者“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后果”這三種情形之一的,還要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有直接責任人員處以其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
有觀察指出,這是我國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中首次規定“處罰到人”的具體內容。
新增“罰款到人”條款出于何種考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胡錦光對此解釋,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以后,我國食品安全形勢整體不斷好轉,但依然復雜嚴峻。如何讓食品企業的管理者真正負起自己的主體責任,是重中之重。而加大處罰力度,特別是增加“罰款到人”制度非常必要。
胡錦光表示,增加“罰款到人”制度的目的在于,在企業負責人對企業所實施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負有責任的情況下,除對企業進行處罰外,通過增加對企業負責人一定力度的罰款,一方面是個人承擔法律責任的表現,另一方面達到懲戒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印發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對違法行為要“處罰到人”。胡錦光認為,條例中增加的“罰款到人”制度,就是對《通知》這一要求的具體落實?!斑@一制度對于倒逼食品企業特別是企業的負責人履行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責任,‘產’出讓人民群眾吃的安全和安心的食品,保證‘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p>
此外,條例還明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義務,要求其協助企業主要負責人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掌握與其崗位相適應的相關知識,具備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有義務保存經營者登記信息
南都記者關注到,在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方面,《條例》有諸多看點。
例如,《條例》明確加強食品貯存、運輸過程控制。規定委托貯存、運輸食品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受托方負有審核監督的義務;受托方應當如實記錄委托方和收貨方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貯存、運輸結束后2年,未按規定記錄、保存信息將受到處罰。
針對備受關注的“網絡食品交易”,《條例》也明確了第三方平臺責任。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對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登記信息和交易信息負有保存義務,并有義務按要求向監管部門提供所保管的信息。對于多次出現入網經營者違法經營或違法經營造成嚴重后果的,縣級以上食品監管部門可以對平臺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
此外,明確禁止利用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方式對食品進行虛假宣傳。利用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方式對食品進行虛假宣傳,由縣級以上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行處罰。
不允許對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制定地方標準
新《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國家對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實行嚴格監督管理。
在加強對特殊食品監管方面,《條例》對保健食品的原料前處理、宣傳和命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出廠檢驗、分類銷售、廣告分類管理作出了細化規定。
司法部、市場監管總局負責人對此解釋,保健食品屬于特殊食品,安全風險較高,國家對其實行嚴于一般食品的監管制度。在新《食品安全法》基礎上,《條例》規定不允許對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防止一些食品生產者對本應實行特殊嚴格管理措施的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以地方特色食品的名義生產,逃避法定義務。同時,在加強生產環節的把關方面,規定保健食品生產工藝有原料提取、純化等前處理工序的,生產企業應當具備相應的原料前處理能力。
在加強對銷售環節的監管方面,規定銷售者應當核對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內容是否與經注冊或者備案的內容一致,不一致的不得銷售;保健食品不得與普通食品或者藥品混放銷售。
禁止利用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對食品虛假宣傳
當前,食品虛假宣傳問題時有發生侵害消費者權益,針對食品虛假宣傳行為,《條例》在新《食品安全法》基礎上作出補充規定。明確禁止利用包括會議、講座、健康咨詢在內的任何方式對食品進行虛假宣傳。同時明確非保健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作用。
針對實踐中一些組織和個人擅自發布未取得我國資質認定的機構出具的食品檢驗信息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未依法取得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食品檢驗信息,不得利用上述檢驗信息對食品、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等級評定,欺騙、誤導消費者,對違法者最高可以處100萬元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食品安全監管屬于專業監管,從事食品安全檢查必須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強職業化檢查隊伍建設,提高檢查人員專業技能,及時發現和處置風險隱患。
為此,條例明確國家建立食品安全檢查員制度,要求依托現有資源加強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強化考核培訓,提高檢查員專業化水平。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