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時代開啟,首部好萊塢大片進入內地 | 一周文化史
1558年11月17日:伊麗莎白一世接替已故的瑪麗一世而成為英格蘭國王和愛爾蘭國王,開啟伊麗莎白時代。伊麗莎白時代被許多歷史學家稱為英國歷史的黃金時代,文藝復興即始于這期間。1997年的同一天,歷時五年耗巨資,溫莎古堡修復完畢。
責任編輯:邢人儼
本周封面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與馬丁·斯科塞斯
事件
1558年11月17日:伊麗莎白一世接替已故的瑪麗一世而成為英格蘭國王和愛爾蘭國王,開啟伊麗莎白時代。伊麗莎白時代被許多歷史學家稱為英國歷史的黃金時代,文藝復興即始于這期間。1997年的同一天,歷時五年耗巨資,溫莎古堡修復完畢。
1620年 11月11日:第一批到達美洲的英國殖民者簽訂了《五月花號公約》,成為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基本法律。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獻。此公約對美國的影響從簽訂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它是美國建國的奠基,也是美國法律的根基。
1924年11月11日:中山大學前身——國立廣東大學成立。
1938年 11月13日:中國湖南長沙文夕大火(又稱長沙大火)。這是長沙歷史上毀壞規模最大的一次火災,長沙因此與斯大林格勒、廣島、長崎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
文夕大火毀滅了長沙城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文化積累,地面文物毀滅到幾近于零。長沙作為中國少數幾個兩千多年城址不變的古城,文化傳承在此中斷,對歷史研究造成了無可估量的損失。當時《中央日報》的社論:“長沙近30年來,物質、人力欣欣向榮。全國都市中,充實富庶,長沙當居首要。百年締造,可憐一炬?!?/p>
1945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在法國巴黎成立。1972年的同一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世界遺產公約。中國共有52項世界遺產。
1959年11月16日:音樂劇《音樂之聲》首次在百老匯上演,后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電影《音樂之聲》(1965)劇照
1965年 11月12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日期據維基英文)該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