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購物狂歡之后
中國的人均快件已從2000年的每年0.01件增長到2018年的36件。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11月11日,杭州火車東站,鐵路工作人員將“雙十一”網購的快遞包裹運送上杭州-貴陽的高鐵。
(本文首發于2019年11月14日《南方周末》)
中國的人均快件已從2000年的每年0.01件增長到2018年的36件。
“目前的政策都是鼓勵性的,可適當出臺一些有強制性的政策手段?!?/p>
“雙十一”購物狂歡落幕,剁手的你在等待快遞。
如果你打開快遞紙箱,發現牙膏直接躺在紙箱里面,牙膏盒不見了,不必驚訝,這是電商的前置包裝項目的嘗試——用快遞包裝直接裝貨,省去產品出廠包裝。
減少包裝填充物、紙拉鏈替代膠帶、讓快遞箱更堅固可循環利用……電商平臺、快遞公司和部分店家已經開始對快遞包裝帶來的環境壓力采取行動。
推廣者,同時也是快遞包裝制造者們在摸索不同的路線。這些路線循著多年前就提出的“3R原則”——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
2019年11月11日,國內多家環保組織聯合發布研究報告《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征與管理現狀》(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估算,2018年全國共消耗了941.23萬噸快遞包裝材料。
另外一個數據是,中國的人均快件已從2000年的每年0.01件增長到2018年的36件。正是在快遞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國家郵政局于2016年出臺《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快遞業包裝綠色化發展等五個重點任務,但作為全球快遞量第一大國,針對綠色快遞,我國還沒有快遞包裝綠色化的強制性規范和標準。
“總體來看,相關企業策略以活動式觀望為主,其所做出的包裝綠色化努力還遠遠不夠。不同類型的企業在快遞包裝綠色化舉措上呈現出一定差異?!眻蟾嬷赋?。
2019年11月12日,江蘇淮安,一速遞物流公司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