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房: 非弱勢群體為何需要保障?

在人才房政策上,南京走在了前面。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8年12月18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人才公租房項目的3號樓率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1月14日《南方周末》)

從2017年起,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有超過150個城市陸續出臺各項人才政策,以購房補貼、開放落戶、給予購房優惠為主。

當前的政策,已經從過去的福利性保障性質,轉化為對“稀缺性資源”的一種獎勵性質,成為各個城市保障自身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人才房政策上,南京走在了前面。

2019年11月7日,南京市出臺人才購房新政,全市所有在售房源向海內外人才全開放,并為人才開辟優先購房通道。簡單來說,就是只要上市的商品房,一律先給人才購買。

面向整個商品房市場,如此“簡單粗暴”地給予人才優惠,南京市的新政在全國尚屬首例。

南京市的人才安居政策始于2017年,在《南京市主城區“十三五”保障性住房建設指導意見》中,人才安居房被列入保障性住房。截至目前,南京市人才安居受益量已達到13.1萬人,累計發放補貼9.4億元。

從江蘇省預決算公開統一平臺查閱可知,2018年南京市對各類人才共計6314戶發放了人才租房和購房補貼,全年市、區財政新增安排人才安居補貼資金3835.39萬元。

2018年南京市對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約2200戶、外來務工人員約1400人發放了租賃補貼,全年市、區財政新增安排住房租賃補貼資金2271.51萬元。相較之下,無論從補貼人數,到補貼資金,都低于人才安居工程。

保障性住房原屬于社會福利體系,此前一直以來主要面向中低收入人群以解決他們的住房難題。但從十年前開始,“人才房”的概念出現在保障性住房體系中,越來越多的福利向人才保障房傾斜。

不僅在保障房體系里有特定的人才安居住房,在市場體系中,若買商品房也能優先購買。人才,真的比窮人更需要福利嗎?

半價房、別墅

國內最早的人才房,屬于經濟適用房的一部分。

杭州是最早一批創新推出人才房政策的城市代表。2008年起,杭州先后推出了3批共計756套人才專項用房,配售給各個系統的人才。隨后,杭州市人才專項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