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該公開的,保密該保密的
現代社會,公共事務上,“公開是原則,保密是例外”,個人隱私則相反,“保密是原則,公開是例外”。在我們這里,兩者往往顛倒了。
責任編輯:蔡軍劍
不該公開的信息還在繼續公開,而該公開的信息沒有及時公開?,F代社會公認的道理是,公共事務上,“公開是原則,保密是例外”,個人隱私則相反,“保密是原則,公開是例外”
正要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封來信,通知我中獎18.6萬元,忍不住要辨析一下真假。還沒看完,手機響了,是一個推銷保險的業務員。剛客氣地打斷她的甜言蜜語,短信又響了,勸我不要為假發票發愁,趕緊跟劉小姐聯系。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遭遇,據央視的一個調查,74%的受訪者有過個人信息被泄露之后被騷擾的遭遇。央視在今年的3·15晚會上還公布,僅某一家公司就掌握了全國一半手機用戶的詳細信息,僅在鄭州一地,這家公司每天就會“精確”發送垃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