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股”的東京退市之路

東京證券交易發表聲明,讓名義上設在百慕大群島的亞洲互動傳媒公司最晚在9月20日退市。原因是該公司總裁崔建平挪用了公司資金。

責任編輯:夏英

在日本東京上市僅一年有余的亞洲互動傳媒,作為“中國第一股”的光芒尚未褪去,就被追究刑事責任,勒令摘牌——

亞洲互動傳媒的退市對急于開拓中國市場的東京證券交易所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它也勢必影響到其他中國企業的東京上市之路。

8月19日,東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 “東證”)在結束了一天的交易之后,發表聲明,讓名義上設在百慕大群島的亞洲互動傳媒公司最晚在9月20日退市。原因是該公司總裁崔建平挪用了公司資金。東證的聲明說:“放置下去,將嚴重破壞人們對證券市場的信賴,其影響十分重大。”

亞洲互動傳媒2007年4月26日在東京交易所的創業板上市,是第一家在東京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東京證券交易所總裁齋藤惇(SaitoAchushi)因此非常的沮喪和氣惱。盡管東證這些年對處理外國企業退市并不生疏,但亞洲互動傳媒上市剛一年多一點就退市,對此,東證在批準其上市、對其進行監督等方面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

8月20日,日本一家很著名的月刊《要素》出版了9月號,其封面文章為《東京證券交易所四處碰壁,亞洲互動傳媒退市》。該雜志一出版就在日本證券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2007年6月,齋藤上任東證總裁前,也是這家雜志在5月就刊出社評,題目為《齋藤就任東證總裁難耐大任》。當時齋藤因為2003年以后任“產業再生機構”總裁,在處理企業不良債權方面立下汗馬功勞,在2007年以68歲高齡轉任東證總裁。齋藤正準備收拾舊山河,為東證打出新天地時,未想到此時媒體出來作梗。“被黑雜志寫了一把。”碰到熟人時,齋藤總裁會這么解釋一下。

大學畢業后在野村證券工作了35年,然后做過幾家機關總裁的齋藤,如今在東證總裁的座位上剛剛坐穩。他沒有想到竟然是在創業板上市的亞洲互動傳媒的退市,讓媒體咬了自己一口,印證了他們在社論上的預測。

東證冀望中國市場
如果說金融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血液的話,齋藤惇是親眼看到了這十余年日本的“貧血”狀況。

1991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國企業有127家,到了2008年8月僅剩下22家。日本股指在1989年走到38915的最高點以后,基本上一路下滑,雖然也有小幅度上升的時候,但在過去將近20年的時間里,再也沒有突破4萬點,到8月22日也僅有12666點,不到最高點時的1/3。日本媒體過去常說“失落的10年”,最近開始有人說“失落的20年”,從股價上看是這樣,從外國企業在東證上市的情況看,更是如此。

2008年2月21日,東證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時,齋藤特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