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論(8.19-8.26)

美國的房地產和金融兩大部門發生了超越歷史經驗的嚴重危機,并不容易很快扭轉。中國要有更全盤的戰略考慮。中國要爭取獨善其身,中國也有條件獨善其身。

責任編輯:史哲

No.1中國完全有條件爭取獨善其身
《上海商報》,8月26日,作者:周其仁
中國近年的通脹,不是財政透支和濫發貨幣造成的,而是貨幣政策受制于匯率政策的結果。

全世界都希望美國經濟和美元走強,但應想到,美國的房地產和金融兩大部門發生了超越歷史經驗的嚴重危機,并不容易很快扭轉。中國要有更全盤的戰略考慮。很可能人民幣將面臨的不僅是對美元升值多少的問題,而是從根本上脫鉤與換錨的問題。

中國要爭取獨善其身,中國也有條件獨善其身。中國有巨大的國內市場和內需潛力,所謂內需不足主要是因為國民收入分配問題。收入分配問題涉及的不僅是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系,更主要的是國家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居民所得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不到一半,這個比例實在太低。中國制造業產能龐大,面對國際市場升級空間廣闊,轉向為內需服務同樣潛力巨大。中國服務業還在初級階段,國人收入增加,時間成本增加,對“方便”的需求方興未艾,這都是服務業的機會。中國在能源方面也很有潛力。油價這么高,最不應該被嚇倒的是中國,因為中國能源消費中的70%是煤。中國還有糧食生產的潛力與機會。中國還有很多土地沒有經營好,原因之一就是糧價不夠高。將國際上的高糧價適當傳導給中國農民,增產潛力不會小。

至于通過改革可促進的經濟增長,更有巨大的可能性空間。比如減免進口稅費,促進更平衡的增長;開放民間金融服務,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調整房地產的供求,改革征地制度,使房地產成為支持內需的一個主導行業;開放糧食出口,用目前國際國內巨大的糧食價差刺激農民生產比用財政補貼要可靠和有力得多;以采礦權公開招標、保護供給能力來擴大中國煤炭供應。

總之,當前最重要的宏觀政策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