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我只信仰自己
馮侖曾經說過,他有四套話語系統:學術的、官場的、商場的與江湖的。
馮侖:1959年出生于陜西西安?,F任萬通地產董事長,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輪值主席,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馮侖的江湖氣質,僅僅是他不得已的姿態,還是一種有意為之的“魏晉風度”?
馮侖曾經說過,他有四套話語系統:學術的、官場的、商場的與江湖的。見到什么樣的人講什么樣的話,如果對方與你談學術,那就要用學術語言系統來應對;如果與你瞎侃喝酒,那就用江湖一點的語言來周旋;如果面對政府領導,那就采用政府的語言系統來對話;如果跟老外談生意,就應該用比較商業的語言來商談。
這樣的人生狀態讓我興趣盎然。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在期待著和馮侖來一場有意思的對話。
我固執地相信,真實的馮侖應該是批判的、 懷疑的,同時可能也是絕望的,他決不僅是一個嘻嘻哈哈、笑談風月的馮侖。比如我讀他的書《野蠻生長》,總是很容易體會到,笑談之間,馮先生是站在他一個人的世界里,對中國企業近30年的發展,作出了一個小規模的見證。
這樣的日子終于來臨。在貴陽,在花溪,夏天的樹擠滿了山坡,雨降下來的時候不露聲色。我們與馮先生的交談,就在如此詩意的景色中展開。
大歷史中看私人企業
人物周刊:以您個人的眼光做幾個案例分析,比如說柳傳志,他身處一個完全自由競爭的行業,PC產業,它與媒體、金融等國家壟斷行業幾乎毫無關系,可是到今天為止,柳總個人的產權問題并沒有得到完全解決,您怎么看待他們這一代企業家的命運?
馮侖:我覺得,從計劃體制,從過去僵化的社會體制逐步轉化到一個開放的、充分競爭的市場體制,所行走的路徑與直接走向成熟的市場體制是很不一樣的。在這方面,中國無疑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但中國的路徑也非常復雜,從復雜中尋找規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