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維干杯
第一個可愛的是臺維。他把賣書這件事做得莊嚴而偉大,以自己的方式維護了文化的尊嚴。第二個可愛的是劍橋那群讀書人。他們知恩圖報,善解人意,以接待自己人的方式表達對臺維的敬意。
責任編輯:劉小磊
■書人茶話
小書店老板臺維在劍橋的讀書人中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11年前那個深秋,正和內子熱戀時候,一起讀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的金耀基先生的 《劍橋與海德堡》。臨近初冬,成都的天陰冷而潮濕,校園小路上法國梧桐的葉子被風追得嘩啦啦到處跑,有點金先生筆下英國的味道了。這時候,愛情和學問一起成為溫暖心靈的一片小小的光。前年,內子到香港,經城市大學的劉健先生介紹,前去拜訪金先生,告訴他這件往事,金先生很高興,把牛津大學出版社新印的 《劍橋語絲》和《海德堡語絲》簽名送給她。
金先生這兩本書記下的是他在劍橋與海德堡兩座大學城訪問時的所見所聞所讀所思,書里有對這兩所學校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描寫,也有對大學制度演變的勾勒。重要的是,書中有“人”,有兩校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校友的逸事,也有正在劍河畔“送夕陽、迎素月”的院士身影。不過,從初讀這本書到今天,我一 直不能忘懷的是臺維(David),劍橋城里一座小書店的老板。1896年,這位舊書商來到劍橋,擺了一個小書攤,從此一呆就是40年,直到1936年去世。
四十年里,臺維的書攤發展成為兩個書店,在劍橋擁有無數的顧客,包括經濟學大師凱恩斯。由于他的書多且好,更由于他對讀書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