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先下手為強?

“你是個大收藏家,你不在了,子女繼承你的收藏得交很多稅,要是他們對這批收藏不感興趣,怎么辦?這些藝術品有哪些出路?”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王治壽

“街上的飯館還是類似公社食堂那種,路燈很少而自行車又沒有燈,所以晚上6點要出去吃飯就已經晚了,你得在5點半到6點之間去。沒有出租車,公共汽車數量不多,特別擠。沒多久之后有了第一條地鐵線,我想就是現在的1號線。社會的變革已經開始,但物質條件還很有限,這與今天真是天壤之別。”

這是蓋·尤倫斯記憶中1986年的北京。這一年他初到北京,在中央美院一間簡陋的小畫室里,買下了一幅西藏題材的油畫,作者是艾軒,艾未未的哥哥。那是尤倫斯收藏的第一幅中國當代藝術作品。2008年7月18日,22年之后,名為《我們的未來》的尤倫斯基金會收藏展揭幕,在開張僅半年多的尤倫斯藝術中心,這已是繼85新潮展、黃永砯個展等展覽之后的第四個大展。

展廳一旁的報告廳里請來幾位中外“新一代收藏家”辦了一場高峰論壇,這些新一代收藏家包括地產商、電信營業商、影視公司董事長。相比尤倫斯夫婦,他們幾乎都是從2000年前后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這些名字在公眾中恐怕遠不如收藏展里的那些藝術家顯赫,但他們卻是支持中國當代藝術未來,甚至是左右當代藝術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

論壇原預計議題包括早期收藏經歷、收藏中國藝術品過程里遇到的問題、如何建立與藝術家的關系、私人收藏在當代文化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等等。事實上由于雙語進行而且時間有限,基本只來得及交流各自的收藏歷程。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者已經不再那么神秘,尤其是中國藏家的代表,坦率地道出了各自的故事與心事。相比尤倫斯夫婦,這些藏家只能說是起步不久,尤倫斯關心的當代藝術投資的合法性,法律對藝術投資的保護、支持等問題,他們也許還沒來得及考慮。“國家和政府應該站出來說,他們做的是好事。”尤倫斯這么說。

入市要趁早
“那時候生活簡陋,但又別有一番滋味。”尤倫斯對他當年在北京的生活似乎相當懷戀,他常常提起自己和熟識的藝術家去明十三陵野餐。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十三陵還屬于人跡罕至的遠郊,那些藝術家也一樣,“那時候蘇富比、克里斯蒂這樣的拍賣行,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

“他們在學校里受到非常好的美術教育,被培養成宣傳人才,在各種系統里做宣教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