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尋訪中國“尖頭鰻】名流談紳士
“做紳士需要“三閑”,閑錢、閑時、閑情。這些在現代社會都不大容易有。做紳士做合適的是退休的人、不工作的人,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不能叫紳士的?!?/blockquote>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Gentleman?
mangazine·名牌:你覺得什么樣的男士才能被稱為紳士?
唐駿:從我們中國人的角度來說,一般都是從言行舉止來判斷是否紳士,看到你給女士開個門就說這個人真有紳士風度,我說那只是有紳士的外表。我覺得“紳士”應該是內加外的,而且“內”更重要。
汪興政:豐富的生活閱歷,優裕的物質條件,積極的生活方式,先進的價值觀。
陳丹青:交談時看著對方的眼睛,注意傾聽,不打斷……
萬寶寶:我喜歡血液里面帶出來的風度,那種貴氣令我著迷。
靳羽西:首先是外表,那是有象征性的。但并不是說你長得帥就是紳士。我有一個朋友,他媽媽教他要注意的兩件事,一是你的內衣褲,二是你的鞋子。內衣褲要干凈,鞋子要光亮。這兩個一個對內一個對外,做到了,算是一個標準了。而更重要的是一個紳士要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正直、善良。
mangazine·名牌:你見過的最紳士的一位男士是?他讓你印象深刻的紳士舉動是?
汪興政: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遠房親戚何先生,他是解放前開橡膠廠的實業家,屬于“大資”,出入有汽車,用洋貨,周末去看戲、吃大餐。他能使三房妻室和睦相處,相敬如賓,頗有紳士風度。他的三姨太貌美如花,那時風光得不得了。
陳丹青:不知道。不記得了。四十多年前倒是有一印象,是“文革”剛開始,弄堂對面一位老先生——不知是資本家還是別的什么反動分子——挨斗挨打后,每天被勒令拿把掃帚當眾掃街。我從陽臺看下去,只見他頭發兩邊分梳,一絲不茍,優雅地欠身,一手持帚緩緩清掃,一劃一劃,很均勻,很仔細,另一手臂還像往常那樣微微背在腰后。所謂“閑庭信步”,就是這樣子。他年紀大概七十歲吧,小孩子走過,罵他,唾他,他就立定,很自然地微微笑著。孩子走了,又緩緩掃地。最近的印象,是劉索拉的丈夫,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主任阿克巴·阿巴斯,紳士。銜煙斗,安靜地笑,一米八幾高。
萬寶寶:我見過很多,我歐洲的異性朋友都是那樣的,和他們在一起好像在欺負他們一樣,太禮貌了。但是我真的很想念和他們在一起時自己做女人的特權。我家都是共產黨,完全是另一種氣質,比起來像江南的綿雨和北方凜冽的風,我的爺爺、我的父親,那是令我肅然起敬的。我在自己的祖國見過最有紳士風度的是一位出家人——那是我的上師。他走路很輕,說話很重,充滿仁慈與智慧,對美麗與丑惡的女性一視同仁,這比從書上一字一句背下來而去束縛自己行為的所謂禮儀要雍容得多。
mangazine·名牌:你見過的最不紳士的一個舉動是?何人何時何處?
唐駿:我覺得在中國,擠公共汽車是最不紳士的一個舉動,而且每天都在發生。雖然我已經脫離了擠公共汽車這個人群,但是在我的記憶當中,我還是經常會想象這個場面。
汪興政:沒教會女人做愛的奧秘。何人何時何處都是秘密。
陳丹青:上街,進飯館,開會,看電視……機會太多了。但也談不上“最不紳士”。即便獨自待在家里也能見到,就是我自己——出國后,我大約知道什么叫做紳士,要學,太晚了,而況紳士學不來的。
mangazine·名牌:你覺得一個紳士在西餐廳應該如何表現,比如點菜、點酒等細節?
陳丹青:很抱歉,我親歷過饑荒年代,至今不顧吃相。別問我這些雅問題。我不會因為自己是所謂藝術家就在“高級場合”裝自己。假如在昂貴的自助餐廳,我會在沒人瞧見的片刻多拿好幾只牡蠣。團坐點菜的場合,眾人客氣——也許真的飽了,或過慣錦衣玉食的日子——不再動菜,我要是饞嘴,還會伸筷子。
萬寶寶:我建議從小學習吸收,或者就豁達一點,何苦刻意去裝扮,假紳士不如真正的男子漢,粗糙也比矯情好。
靳羽西:西餐禮節確實有很多講究。吃西餐時,不要趴在餐桌上,手臂不要放在餐桌上,不要蹺腿,餐巾不要一直放在臺上不用。不要把刀子當成叉子來取食物并送入口,無論是美式吃法還是歐式吃法,都不應該這樣做。其實吃西餐最重要的是實踐,不要等到下一次去餐廳了再學習。
mangazine·名牌:你覺得女性在你的生活中占有怎樣的地位?你會如何對待一位火辣性感的女子?
唐駿:女性對于紳士來說是一個參照物,經常會提醒男人, 要變得紳士一點。 不過我覺得,真正的紳士對男性和女性都應該很尊重。
汪興政:一張床。寵愛她。
陳丹青:我剛從上海盡孝道回來,陪伴母親,下個月還要去。“火辣”或“性感”的女子常會遇見吧,在街上一眼就能辨別——謝謝上帝賜我眼福。不過女子既火辣而又性感,不容易見,我要想想看。如果有這樣一位女子居然和我搭腔,我更要想想看。這是經驗的問題,有些經驗不是你要有就有的。
mangazine·名牌:你在公司的年會、朋友的婚禮和私人的酒會分別會如何著裝?煩請詳細描述一下服裝搭配,比如樣式、顏色或品牌。
汪興政:要穿出的效果是,公司年會比老板漂亮,朋友婚禮比新郎漂亮,私人酒會比雞尾酒漂亮。
陳丹青:我只有一兩套出客穿的衣服,全是黑的,談不上搭配。除了兩件阿瑪尼上裝——阿瑪尼上裝的偉大是正好適合中國瘦男人——我不在乎,也不清楚品牌。
靳羽西:我覺得衣著能顯示一個人的品味、修養和愛好,得體的穿著是成為紳士的第一步。我覺得最佳的風格是你既熟悉規則又能創造自己的風格。我有一位朋友總是戴紫色領帶,而另一位則只穿紅襪子。不管穿什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干凈。我還有一個建議是你可以穿中山裝出席正式場合。
mangazine·名牌:你覺得在現代社會做一位紳士有困難嗎?哪些困難?
唐駿:所謂紳士,最重要的是對人的“尊重”,這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與什么時代無關。
汪興政:做紳士需要“三閑”,閑錢、閑時、閑情。這些在現代社會都不大容易有。做紳士做合適的是退休的人、不工作的人,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不能叫紳士的。
靳羽西:哦,我最近有一個法國朋友來上海,他要幫我開門,我說我自己來,他就對我說,“羽西啊,你讓我做做紳士好不好?”好像中國的女人似乎比國外的女人更獨立,我在中國呆久了,回到歐洲或美國,就不太習慣他們對女人的照顧。
mangazine·名牌:你覺得中國紳士相對于西方傳統的紳士,有什么特殊之處?
汪興政:紳士這個名詞本身就不是中國的,是外國的。中國沒有紳士,要有的話,只能說是鄉紳了。以前沒有紳士,現在也沒有紳士。
陳丹青:我見過西方傳統紳士,雖然不多,但肯定沒見過他們被迫當眾掃地,所以不好“相對”而比較。在中國電影或電視連續劇當然見過很多舊時的紳士,服裝不像,神態更不像。索性不扮紳士也罷,一扮,就不像了,雖然還要做出他以為(其實是導演以為)的紳士模樣。老演員沒問題。趙丹、劉瓊、金焰、金山、孫道臨……他們小時候見過真的紳士。有位老演員,白羽,在《風暴》中演一位文人軍閥,有副儒雅而狠毒的紳士相,談吐徐緩,斯文入骨。
靳羽西:可能是傳統的不同吧。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很重視這個問題了。我最近見到了籌辦奧運會的一位領導,他說他現在最大的一個困難就是如何把中國人的禮儀提高一個層次,讓我們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禮儀之邦”。
mangazine·名牌:你覺得紳士必看的一本雜志或一本書是?
唐駿:沒有,紳士不是靠一本書培養出來的。
陳丹青:真的紳士就是一本書,我愿好好看“他”。
萬寶寶:你們的雜志吧。
mangazine·名牌:你覺得最有紳士精神的一個城市或地區是哪里?(在中國有具有紳士精神的地方嗎?)
唐駿:我覺得歐洲是比較有紳士精神的。美國是表面化的紳士,坐電梯啊,吃飯啊,好像都很 Gentleman,其實在美國就是大家都這么做,我也必須做。但是歐洲就是一種文化,像日內瓦、維也納,都讓我感觸比較深。這兩個城市沒有太多的商業,沒有高樓大廈,但是有文化的氣息, 大家很悠閑地生活。而紐約、倫敦,大家都在拼命跑步,我覺得紳士的氣息已經沒有了。
陳丹青:有。臺灣,香港。我在這兩處中國領土走走看看,忽然暗暗一驚,猶如驚艷,心想還好,沒絕種。
萬寶寶:看我哪里的生活圈子了。何苦要硬讓人人都學習當紳士。這是從小的教育、家庭、文化和生活環境。根本不是書本上的東西。我欣賞真實的人,從未把紳士與否當成交友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