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秋收迷局】漲不漲價?種不種糧?——江西糧價調查

國家通過限制出口和拋售庫存壓低了市場糧價,為保護農民收益,又調高了糧食收購價格。這樣的政策平衡導致稻強米弱,以糧食加工企業的利潤損失為代價,最終將損及農民利益

責任編輯:陳濤 余力

今年,為抑制通脹,國家通過限制出口和拋售庫存壓低了市場糧價,但在農資漲價、種植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形下,為保護農民收益,國家又調高了糧食收購價格。這樣的政策平衡導致稻強米弱,以糧食加工企業的利潤損失為代價,最終將損及農民利益

付紅花孤獨地坐在家門口,看著屋前不遠處發呆,那里有她的3分水稻田,稻田幾百米外是村里的墓地,埋葬著她5年前因車禍去世的丈夫。

在農村,家里沒有男人意味著無法種田。倔強的付紅花學會了耕種,一個人種了5畝水稻,但過度的勞累讓她患上了腰肌勞損,兒女們大學畢業后不讓她種田,但付紅花還是偷偷留下了3分地,理由很簡單:“我又不是老人,這么歇著人家會……”

除了拋荒外出打工的人之外,付紅花在村里地最少,子女出息了,日子越來越好過,她也被村民們取了個諧音的綽號“富婆婆”。“我真是沒用,人家賣谷賺錢,我卻買米吃,早知道多種點糧,要是我們家老良在就好。”看著已在抽穗的晚稻,富婆婆抹起了眼淚。

9月7日,富婆婆終于按捺不住,想把幾百斤打下的早稻賣給糧站,但趕集時聽到的一個消息讓她決定再等等:糧價可能上調。

8月28日,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在全國人大的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農民增收的不確定性增加,實現全年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難度較大。與會的委員和人大代表紛紛建議,為保證糧食安全,應適時提高糧食收購價格。

這一消息讓富婆婆所在的江西高安市建山鎮塘下村很多人選擇了屯糧,而賣掉了糧食的村民則后悔不已。但他們很快會發現,可能不用太懊惱。

稻強米弱
“今年是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務。”建山糧管所胡所長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建山鎮國家糧食儲備庫在8月20日就已經超額完成了夏糧收購任務,往年這個時間是不可能的,去年到了9月中旬才收足了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