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所見陳寅恪先生與繆師彥威之交往

陳寅恪先生作為“教授中的教授”,在學術界為中外學者所景仰。他一生先后執教若干所中國最重要的大學,但其學術影響,并不只限于曾有幸在校園之內親承其音旨的學生,通過閱讀他的著作而受到影響得到啟發的學者,遍及中古研究的各個領域。

責任編輯:劉小磊



繆鉞工作照 (作者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

陳寅恪先生作為“教授中的教授”,在學術界為中外學者所景仰。他一生先后執教若干所中國最重要的大學,但其學術影響,并不只限于曾有幸在校園之內親承其音旨的學生,通過閱讀他的著作而受到影響得到啟發的學者,遍及中古研究的各個領域。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業師繆彥威先生之治學,便受到陳先生的深刻影響??妿熢谧詡髦姓f,他很早就“讀到王靜安、陳寅恪兩位先生的著作,對我影響很大”。從繆師平生治學的經歷來看,這種影響并非空泛而言而是非常具體的,他在思想學術上對王陳兩先生之學識精博、融貫中西,能開拓新領域,運用新方法的治學方式始終服膺,在1944年夏天后,繆師還曾獲得機緣,向陳寅格先生通函請益。

繆師自幼舊學基礎深厚,七八歲即從外祖讀《論語》《孟子》,在十八歲中學畢業前,已較為系統地掌握了文字、聲韻、訓詁及目錄學等方面的知識,閱讀了相當數量的經、史、子、集要籍,也看了許多小說戲曲之書,尤其《詩經》《左傳》《莊子》《楚辭》數種,更是熟讀無厭。在讀書中,他博覽清代學者著述而注重兼采諸家之長,推崇黃(宗羲)、(祖望)、(晉涵)、(震)、(學誠)的識解閎通,錢(大昕)、(玉裁)、二王(念孫、引之)的考證精核,而尤慕汪中的“博極群書,文藻秀出”。但繆師同時亦接受新式教育,思想并不保守,也不拒絕外來之新觀念。他始終主張在文化上應兼采東西方之長,既不抱殘守闕,“湛溺舊聞,墨守故榘,傲然自尊”,亦不可迎合潮流,盲目崇外,“以膚受末學,投國人嗜奇趨易之心”,“惟有鏡照衡權,擷長棄短”,融合中西,“兼蓄新質,而能存故美”。(見《與<學衡>編者書》,《冰繭庵論學書札》上卷,第4頁,商務印書館2014年)他在思想上尤其贊同接受當時“學衡”一派融匯中西的思想文化主張,因觀念之合,繆師與郭斌龢、吳宓、劉永濟等“新人文主義”的學衡派學者,畢生道義相期,情誼深篤。這些友人及繆師之親故中,不乏與陳寅恪先生交往密切者,不過,繆師與陳先生的一段書信交往,卻似乎并非緣自這些友人與親故的推介。

陳先生初知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貳東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