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經濟、全球增長、世界貿易,新任IMF總裁這樣說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中國經濟穩健發展對世界來說非常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近日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11月22日,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劉麗娜攝)

格奧爾基耶娃來自保加利亞,今年10月成為1944年IMF成立以來首位來自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總裁,也是繼其前任拉加德之后第二位執掌IMF的女性。

近日,她第一次以IMF總裁的身份訪問中國。

圖為格奧爾基耶娃(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關于中國經濟、世界經濟、國際貿易體系這些話題,來聽聽格奧爾基耶娃是怎么說的吧!

中國經濟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增長的重要動力

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降至10年來新低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下滑,但依然位于目標區間內。我對近一年來中國政府減稅降費、利率調節等財政和貨幣政策措施給予充分肯定,對中國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表示贊賞。改革不僅有利于當下的經濟增長,也有利于提升長期競爭力。

中國經濟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增長的重要動力,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三分之一,因此中國經濟的穩定和健康對世界來說十分重要。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將逐漸從以制造業為主的增長模式向消費和服務業驅動轉型。

世界經濟和全球化進程面臨的挑戰

生產率降低和一些國家的老齡化問題是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一些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政策總體而言起到了提振經濟的作用,但低利率政策維持時間過長有可能推升投資者風險偏好,從而增加金融系統脆弱性。

IMF將密切關注這一問題,并為成員國提供合理政策建議。IMF認為貿易不確定性、制造業疲軟、地緣政治風險是主要拖累因素。

去年10月以來,IMF已多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測。在今年10月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將今年世界經濟增速下調至3%,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

圖為格奧爾基耶娃。(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貿易緊張局勢和國際貿易體系

貿易緊張局勢給經濟帶來了負面影響,不確定性是企業投資“最大的敵人”。通過“建設性的磋商”來化解分歧非常重要,有利于恢復信心。

國際貿易體系亟需改革,以更好地反映當下的經濟現實并更具包容性。唯有這樣,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貿易才能開足馬力,動力才不會閑置。在全球化進程中,因為技術變革和全球價值鏈的分工,一些人被甩在了后面,各國政府和IMF這樣的國際組織都要采取措施“緩沖”全球化給這些人群帶來的沖擊,減輕貧富分化、增加人力資本投資,同時讓經濟增長更具包容性。這些挑戰沒有國家能獨立應對,全球意識非常重要。

IMF未來改革

IMF計劃于明年啟動并在2023年完成第16次份額總檢查,希望以此來更好地反映出世界經濟版圖的變化。作為首位來自新興經濟體的總裁,我非常希望IMF能為所有成員國提供充分的發言權和代表性。

份額是IMF的主要資金來源,IMF定期進行份額總檢查。

2010年IMF完成第14次份額總檢查,決定總份額增加一倍,并將超過6%的份額轉移到有活力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

圖為IMF總部(新華社記者 劉杰攝)

這項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2016年生效后,中國成為IMF第三大股東。但今年的第15次份額總檢查在份額調整方面缺乏進展,IMF承諾在第16次份額總檢查中再次審視份額的充足性。

網絡編輯:解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