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的生意主場:拐賣九名兒童的嫌犯,藏匿鄉間的“喬裝術”
“她每年出去十幾次,每趟(回來)住個兩三天就離開,來去都不提前打招呼,不樂意讓人知道她底細的感覺?!?br />
梅姨通常以“紅娘”的身份示人。事實上,紅娘和人販所依賴的關系網絡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討媳婦和抱孩子均是家庭內較為隱秘的需求。
發自:廣東河源
責任編輯:何海寧
“她每年出去十幾次,每趟(回來)住個兩三天就離開,來去都不提前打招呼,不樂意讓人知道她底細的感覺?!?/p>
梅姨通常以“紅娘”的身份示人。事實上,紅娘和人販所依賴的關系網絡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討媳婦和抱孩子均是家庭內較為隱秘的需求。
梅姨曾經寄居的黃砂村。
“潘嫂又回村了?!?003年前后那幾年,在廣東省紫金縣水墩鎮黃砂村,村民碰到身著鮮艷衣服下地的潘冬梅時,會這樣打聲招呼,后者通常抬起頭笑一笑。
潘冬梅,這是村民模糊記得的發音,真名至今無人得知。她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梅姨”。
這是一個多地警方、受害家庭苦苦尋找多年的人物,近日警方找回兩名被其拐賣的兒童,再次攪動全國輿論。2016年一名人販子張維平落網后,透露是通過梅姨聯系買家,共涉嫌拐賣9名兒童,其中8個被賣到紫金。
潘冬梅講著一口和村里人不太一樣的客家話,“能聽懂,但聽起來比較費勁”。2019年11月22日,一位村民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當時大家都對這個行蹤飄忽的外來“媳婦”感到好奇,就連與其同居的村民彭向前(化名)也對她知之甚少。
“她每年出去十幾次,每趟(回來)住個兩三天就離開,來去都不提前打招呼,不樂意讓人知道她底細的感覺?!迸硐蚯跋蚰戏街苣┯浾呷缡切稳菽嵌卧幃惖耐由?。
同居兩年多后,這段詭異關系隨著潘冬梅的不辭而別宣告結束。
直至2017年3月,廣東增城警方按照張維平提供的線索找到彭向前,這位年逾花甲的農夫才知道,潘冬梅很可能就是“梅姨”。
梅姨往事
十幾年前,彭鎮槐在水墩鎮上開摩的。那時水墩客運站每天還有十幾趟班車,他的生意就是將到站的乘客送往更遠處的村鎮。
在網絡上看到梅姨畫像后,彭鎮槐回想起這個多年前在客運站見到的???,“畫像并不完全一樣,但我一下子就想起來了,眼睛和鼻孔很像”。
這個畫像,指的是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2019年3月根據彭向前的描述繪制的最新畫像,在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