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大挪移,搬遷產能約1億噸

2017年-2019年,全國淘汰煉鐵產能23455萬噸,新建煉鐵產能21180萬噸,其中約有40%為搬遷項目,保守估計全國鋼廠搬遷涉及的產能有1億噸左右。
“政府應該做的事是嚴格執行環保標準,該懲罰的懲罰,該停產整頓的停產整頓,而不是直接指令哪些企業搬,哪些企業不搬?!?/blockquote>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位于邢臺市橋西區的邢鋼現址,鐵路穿廠而過。 (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1月28日《南方周末》)

2017年-2019年,全國淘汰煉鐵產能23455萬噸,新建煉鐵產能21180萬噸,其中約有40%為搬遷項目,保守估計全國鋼廠搬遷涉及的產能有1億噸左右。

“政府應該做的事是嚴格執行環保標準,該懲罰的懲罰,該停產整頓的停產整頓,而不是直接指令哪些企業搬,哪些企業不搬?!?/p>

曾經讓地方政府趨之若鶩的鋼鐵企業如今似乎有點“過氣”了。

首鋼集團前員工老栗至今還記得當年的優越感。1985年,作為一名首鋼普通工人,他的月工資就已經拿到了62塊錢,而同時期北京市其他工人的工資大多只有四五十元。

2005年,首鋼啟動搬遷,搬到300公里外的河北曹妃甸。隨后,重慶鋼鐵、青島鋼鐵、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基地等一系列鋼廠搬遷工程也陸續開展,鋼鐵行業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搬遷行動。但搬遷之后,首鋼曾因為虧損超百億而陷入困境,重慶鋼鐵等也由于巨額財務負擔而紛紛破產重組。

如今,在河北、山東、江蘇、河南等省份,更多的鋼廠搬遷項目仍在進行中,有的已陷入僵局。鋼鐵企業似乎從原來深受地方政府歡迎的“香餑餑”,變成了令人嫌棄的“燙手山芋”,鋼鐵行業是不是真的“過氣”了?

2015年5月25日,北京,位于西長安街最西端、屹立23年的首鋼東大門開始拆除。 (視覺中國/圖)

“全國鋼廠搬遷涉及產能約1億噸”

站在門頭溝區殯儀館的大廳里,老栗和身旁朋友說,如果自己當初沒從曹妃甸回來,現在躺在這里的可能是自己。

老栗是來送別前同事老張的。老張去世時只有51歲,前一天晚上喝了頓酒,第二天早上到了班上,突然就不行了。在位于曹妃甸的首鋼基地宿舍,老張住7號房間,老栗住5號房間。他們都是一群“舍家棄業”來這里創業的人,身邊沒了家人的約束,每天晚上都是喝酒、打牌,生活沒有規律。就連門口超市的老板都開玩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